第九十五章 危险等级B(1 / 1)

十来分钟后,霍哲的紧张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了些。

【当前高度:501,329米】

【外部温度:-38c】

【电荷密度:3.2x10^(-5)c\/m3(安全阈值5x10^(-5))】

【空间储物柜存取失败率:31%】

最后那个数字让霍哲缩回了伸向储物柜的手,成功断绝了想要亲身尝试从空间储物柜存取物资的打算。

\"滴滴滴——\"

就在这时,雷达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

霍哲抬头看去,只见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片红色光点,正从右前方快速接近。

【警告:不明物体群接近中】

【距离:2.1km...1.9km...1.7km...】

【速度:15m\/s】

【预计接触时间:1:23】

霍哲的心跳骤然加速,一把抄起复合弩,同时调出热成像扫描。随着距离不断缩短,屏幕上的轮廓逐渐清晰——那是一群金属碎片,边缘参差不齐,在极光的下反射出冰冷的光芒。

\"轨道碎片?!\"霍哲倒吸一口冷气。他没想到运气这么差,刚突破临界点就遇到这种危险。但转念一想,比起电离风暴,这已经算是\"好运\"了。

不过这些高速运动的金属残骸,如果真的命中气囊的话,还是会造成致命威胁。

霍哲的生存本能瞬间激活。扑向控制台启动动力模块,同时在小队频道发出预警:\"我这边有不明物体接近,你们也小心!\"

霍哲推动控制杆,动力模块立即发出低沉的嗡鸣,螺旋桨全力运转,试图通过调整热气球姿态避开碎片群。

热气球艰难地开始转向。仪表显示转向角度不断增加:10°...12°...15°——动力模块已经达到设计极限,但轨道碎片的逼近速度远超预期。

看着不断接近的\"轨道碎片\"

\"再快点...再快点啊!”霍哲不断呐喊!

但当前热气球的机动性还是欠佳,在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时响应不够及时,只能眼睁睁看着那片死亡之雨越来越近...

不一会\"轨道碎片\"的距离从2000米缩短到1000米,已经不用借助复合弩都能看清金属碎片在极光的下反射出冰冷的光芒。

在这高度紧张下,霍哲的额头已经布满密密麻麻的汗珠!

\"再快点...再快点啊!\"霍哲猛捶控制台,眼睁睁看着那片死亡之雨越来越近。

1000米...800米...500米...

现在不用借助复合弩的瞄准镜都能看清那些碎片了——有些大如汽车引擎,有些小如餐盘,但在这个速度下,哪怕一颗螺丝钉都能击穿气囊。

300米...200米...

霍哲屏住呼吸,一只手死死扣住控制杆。

另一只手已经浮在屏幕上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管是否有用都准备启动【气象调节晶体】博上一博!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突如其来的高空乱流拯救了他——热气球猛地一颤,主气囊与最大的一块碎片擦肩而过,极光映照下,霍哲清晰看到那块金属板上斑驳的\"五一快乐\"字样。

在这极度紧张的时刻,看到这熟悉的字眼时,心中不由的泛起异样,不过转瞬霍哲就压下心中的波澜。

极光映照下,那片金属碎片群如同死神的镰刀,闪烁着冰冷的光芒。霍哲的瞳孔紧缩,眼睁睁看着最大的一块碎片——足有半米长的扭曲金属板——从气囊右侧不足十米处呼啸而过。

\"轰!\"

一声闷响,吊篮剧烈摇晃。一块拳头大小的碎片击中了吊篮底部,金属撕裂声令人牙酸。霍哲踉跄着扶住控制台,系统警报立即响起:

【吊篮受损!】

【外层防护板:破损度35%】

【结构完整性:87%】

霍哲顾不得查看损伤,全力操纵动力模块,继续躲避剩余的碎片!

螺旋桨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方向舵在极限位置微微颤抖。

在经过漫长的十几秒后,碎片群终于全部掠过,飞离霍哲所在的空域,消失在深空之中。

\"呼——\"霍哲长出一口气,整个人瘫在床上。

霍哲瘫坐在吊篮地板上,后背紧贴着金属壁,剧烈的心跳声在耳膜内咚咚作响。他的手指仍死死扣着控制台的边缘,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额头上冰凉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处凝结成细小的水珠。

\"活下来了...\"他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

缓了足足两分钟,霍哲才勉强撑起身体,颤抖着检查系统损伤报告:

【吊篮受损报告】

外层防护板:破损度35% → 临时修补后降至18%

结构完整性:87% → 稳定

气密性:轻微泄漏(-0.3%每分钟)

【气囊状态】

表面划痕:7处(自修复中)

最大损伤:0.4cm切口(自修复进度12%)

【动力模块】

螺旋桨叶片:轻微变形(效率-5%)

方向舵轴承:正常

能量消耗:临时增加12%

霍哲的目光在\"气密性\"一项上停留最久。虽然泄漏率很低,但在50万米高空,任何气体流失都是致命的。他必须尽快进行更彻底的修补。

\"灰灰,小白,你们还好吗?\"霍哲转头看向鼠兔的窝。两只小家伙紧紧依偎在一起,黑豆般的眼睛瞪得溜圆,显然也被刚才的惊险吓到了。

霍哲取出一些香蕉树芯安抚它们,然后开始处理吊篮的损伤。从应急工具箱中取出金属修补胶和强化纤维布,他小心翼贴近吊篮底部的裂缝。

透过那道约五厘米长的裂口,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漆黑的近地空间。极光在远处舞动,将裂口边缘映照成诡异的蓝绿色。霍哲不由打了个寒颤——这个高度,一旦吊篮彻底破裂,死亡只需几秒钟。

修补工作进行得很谨慎。先用金属刮刀清理裂口边缘的毛刺,再涂抹一层耐低温的特种胶水,最后贴上强化纤维布并用电烙铁加热固定。整个过程中,霍哲不得不数次停下,让刚刚过度紧张而发晕的脑袋恢复清醒——50万米高空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气密性修复完成】

【泄漏停止】

【结构完整性恢复至92%】

看到系统提示,霍哲终于松了口气。他瘫坐在椅子上,取出水壶抿了一小口。水在如此低温下已经接近冰点,喝下去像吞了把刀子,但至少能缓解干渴。

同时不由庆幸,系统协议激活后虽然难度加大了,但有新增一些在关键时刻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科技模块。比如这次遭遇轨道碎片,如果没有自动修复模块的话,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除非能得到系统的帮助,有在最开始起飞时的一键修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