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晓谕天下,己为吴王、成王两个皇子选定王妃,并定于来年春天行嫁娶大礼。举国欢庆,待太史令测完双方的生辰八字后方能定下良辰吉日,开始行纳彩之礼。消息传到晋阳城中,王氏府里已“卧病许久”的小姐王婉耳中,先前托舅舅柳爽打探的事也收到回书。信中说文徳帝的才人武梅因错被罚入净业寺为尼,约两月前因不甘寂寞企图逃跑,而不慎坠落山崖摔死。武梅竟然就这么死了?她欣喜之余又有一丝失落,自己准备了这么久,却突然没了对手?继而又半信半疑,难道是老天开了这么大的一个玩笑?
说不清心中的百感交集,因思虑过甚,她竟然真的病了,食不下咽,夜不安寝,全身困倦无力,懒懒的打不起精神……
现又得知皇上已给吴王李恪之一下子选了杨慧如、韦瑶瑶两位侧妃,给成王李晋之选了崔文雅为正妃,那个肖玉竹依旧为侧妃。她暗自庆幸自己今生已远离成王这个冷酷无情的男人,至于吴王,她虽也心悦于他,可既然戏本已经改写,主角也在更换,她是否也要重新考虑自己该何去何从了?
晚秋的小花园里萧瑟落寞,落叶铺满了青石路面的小径,踩上去柔软而富有弹性,发出“喳喳”的脆响声,仿佛是一首离别的挽歌。小荷塘里荷残叶黄,早已没有了蜻蜒的踪影,只有亭子后面的那一片菊花还在独自傲霜。
王婉慢慢地走着,心绪起伏,也许是这几个月在屋子里呆的太久了,就更渴望外面自由的空气。她已换上浅紫色的襦裙和灰鼠色的夹衣,只觉得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季。冬雪陪在身后,见小姐一直默默不语,面色忧虑,就指着那片菊花笑着道:“小姐,你看看菊花开得多好,不如咱们摘了回去,做成菊花枕。”王婉抬起头望着她手指的方向还未回答,冬雪又叽叽喳喳的说道:“小姐,莫不是怜惜那菊花开个这样好,不舍得摘下来?”
王婉只觉得那菊花开的热烈而孤傲,仿佛要在这寒霜时节绽放出自己独特的美,草木一秋,人生一世,等到时过境迁,一切都如尘埃消散。她转头对冬雪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冬雪微愣了一下,便嘻嘻的笑了“我知道了,小姐的意思是:趁现在花开正好,想摘就摘,不要等到没有花的时候就只能折技了。”
王婉微笑这点儿,两人刚走至花丛前,就见秋菊急急地寻了过来,冬雪蹦蹦跳跳的喊道:“秋菊姐姐,你也来帮我们摘菊花吧?”秋菊笑道:“你这个小妮子,就爱摘花。今日保准让你摘个够。”冬雪调皮的歪过头,扮了个鬼脸道:“我专爱摘秋菊,你可不许伤心哦。”说着吐了吐舌头。
王婉见秋菊似有话说,便问道:“你来寻我,可是有事吗?”秋菊笑着道:“小姐,是夫人让人来请你去“芷兰院”一趟。”两人留下冬雪独自采菊,一路往“芷兰院”而来。
走到月亮门前,秋菊四顾无人,便走近王婉小声的说道:“小姐,长安那儿又来信了,说殿下已赶往晋阳,想与小姐见面。”这半月以来,王婉一直心乱如麻,也未给李恪之回信,想来他应是等的着急了,不惜以身犯险,前来相见。王婉垂眸,看着脚下婉延的小路穿过回廊,拐进厅堂,秋风吹来,寒意袭人。她微微的叹了口气,方才抬头低声道:“让他别来了,我与他最好的结局便是: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秋菊惊疑道:“小姐,这样回复是否妥当,以殿下对您之心……”王婉浅浅的笑了一下,神情落寞,低声说:“罢了,我已想明白,此生不入皇家,只愿做一普通百姓,安稳度日就好。”
远远的就看见柳氏夫人的贴身大丫鬟芳若等在“芷兰院”门口,秋菊便不再多说什么,互相见过礼,跟在自家小姐身后一起走进院中。屋里,柳氏夫人正坐在榻上,眼含笑意的看着手中的信笺,见王婉进来行过礼后,就叫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芳若上了茶点,就带着秋菊出去了,留下她母女二人闲话家常。
王婉接过母亲递过来的信,是父亲的家书。信中详细的写了这次皇家选妃之事,嘱咐柳氏多替女儿留意,定要为宝贝女儿儿挑的一位乘龙快婿。信中写道:“不论门楣高低,只要人品德才兼备,能一心一意待咱们婉儿就可。”王婉鼻子一酸,她不想母亲看到她发红的眼圈,故意娇声道:“父亲就这般迫不及待的想赶女儿走?是怕我会赖在家里吗?”
柳氏夫人宠溺的拍了拍她的手道:“你父亲是这个意思吗?这个没良心的丫头,我看你简直是被惯坏了。俗话说女大不中留,看来是真的”。她怜爱的望着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嗔怪道:“既然这次机会已经错过,咱们就慢慢寻找。为娘只担心你把自己耽误成了老姑娘。”
“娘”!王婉靠在母亲怀里,撒娇道:“我就是舍不得离开你嘛,现在长安那边一切都尘埃落定,我的病也得好啦。娘就发愁女儿嫁不出了啦?”
窗外,一行大雁欢快的从空中飞过,院内,几个丫鬟谈笑着坐在已经落光叶子的葡萄架下打络子。岁月如此静好,王婉望着这熟悉的一切,想到女儿家终归要去往别处,心里不由得一阵怅然。
回到竹吟轩后,王婉赶紧悄悄地修书一封,让秋菊找人送与李恪之。既然前世宿敌已逝,那么她也没有必要去那宫延之中过如履薄冰的生活。此生只愿时光安暖,择一良人相伴到老……
李恪之已旬月没有收到王婉的回书,虽然此前早已知道她是装病逃选。但心里还是止不住担心,现在他一下子被父皇给选了两侧妃,不知王婉得知,心里是何等难受。因此心急如焚,以到清凉寺为母妃诵经祈福为由,纵马出城,不敢走官道,只能抄小路奔晋阳而来。
风尘仆仆的刚刚到达晋祠,随从刚牵过马去,就接到了王婉的回信。李恪之顾不上洗去满面灰尘,就急奔入室,打开一看,一张白纸上只有娟秀的一行小字:“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利箭一般的射进他的五脏六腑,刹时心痛如割。他叫来李忠吩咐道:“我今晚…不,马上要见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