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攻齐(1 / 1)

李青迅速记录完毕,随后退出大殿。”楚国幅员辽阔,这场扰乱楚国的大计成功后,一年内即可平定楚国。

灭楚之后,齐国孤立无援,凭借那位不够强硬的齐王,或许能直接令其屈服投降。

历史上记载,秦统一六国时,最后灭亡的齐国正是主动归降的。”

“暗影的力量,比我预想的还要强大得多。”

“掌控天下情报,果然是名不虚传。”

“只是那玉佩的来源仍无头绪,即便是在秦王宫的宗库中也未寻得痕迹。”

“他到底是什么人?”

李奇眉宇间透着深思,内心久久无法平复。

楚国,都城寿春。

正逢早朝时分,数百禁卫护送之下,李园乘坐君王车驾入宫。

沿着官道直抵王宫深处。

自从刺杀掌控楚国正务的春申君黄歇后,李园便彻底控制了楚国。

他甚至比黄歇更甚,连名义上的楚王都是他的亲生儿子,不过是他统治楚国的一个工具罢了。

这些事在楚国并非秘密,但众人因惧怕李园的权势,无人敢发声。

王宫内,楚国王族分昭、屈、景三支,虽权势颇重,却远不及如今的李园。

面对李园的专横,三族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诸位大人,李园即将入宫。”

一名楚国将领匆匆来报,神情严肃。”一切准备妥当了吗?”

一位策划此事的三族成员问道。”已准备完毕。

忠于李园的将领已被调离,如今宫门守卫尽是我方之人。

只要我们速战速决,解决李园,再取其调兵虎符,项燕将军便可领军进城平定叛乱,稳定局势。

到时我们便可一举铲除李园的势力。”

将领毕恭毕敬地回答。”很好。”

众人心领神会,纷纷点头。”诸位,半年来的筹划,成败在此一举。”

“李园骄横跋扈,甚至玷污我楚国王族血统,我们身为王族,绝不能容忍。

此乃生死存亡之局,唯有除掉李园,才能复兴楚国,肃清那些败坏血脉者。”

“事成之后,李园伏法,诸位皆为楚国功臣,楚国亦将迎来盛世。”

为首之人对将领说道。”为楚国,纵死无悔。”

众将齐声应和。”开始行动吧。”

三族之人齐齐点头。

为这一天,他们苦心筹备半年,所有布局均已到位,只待李园自投罗网。

楚国宫门前,李园的车驾徐徐逼近。

一如往常,随着他的到来,值守的禁卫立即列队迎接,一个个俯身行礼,丝毫不敢怠慢。

待车驾被数百禁卫护送到宫门内,异变突生。”杀!”

“拿下李园!”

宫门骤然关闭,四周杀声四起,数千禁卫从暗处冲出,直扑李园车驾。

转瞬间,宫门内便陷入激战。

鲜血染满台阶,尸体堆积如山。

在绝对的兵力压制下,保护李园的禁卫全数覆灭,车驾也被重重围困。”诸位大人,大事已成!”

目睹眼前景象,禁卫统领激动不已。”动手!杀掉李园!”

三族之人一声令下,数十支长矛、戈戟同时刺向车驾。

然而,车内空无一人。”将军!李园不在车里!”

一名禁卫惊恐地禀报。

此言一出,三族策划者与参与行动的将领皆面露苍白。”糟了……他早已知晓我们的计划。”

望着空荡荡的车厢,众人的心沉入谷底。

就在此刻,远处传来密集的脚步声。”快看,外面像是大军压境!”

三族之人听闻,脸色愈加惨白。”各位大人,计划泄露了!李园一定洞悉一切。

诸位乃我国栋梁,绝不可有失!”

“速从侧门离去,赶往会稽与项燕将军汇合。

项燕将军驻守会稽,麾下有十万大军,或许唯有与其正面交锋,才能对抗李园。

李园绝不会放过你们。”

领兵刺杀的楚将对三族之人说道。”郝将军,你是我国的中流砥柱。”

“我们定不负所托,日后必讨伐叛贼。

背叛者亦会被揪出,以告慰英灵。”

话音刚落,那三族之人便迅速朝侧门奔去,逃离是非之地。

在这楚国都城,李园操控一切。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选择突袭李园。”诸位将士,李园扰乱我楚根基,身为楚人,当为国家而战。”

“开门!”

禁卫将领高声呼喊。

宫门洞开。

王宫之外,乌压压的军队集结。

李园肥硕的身影居于中军,冷眼俯视。”一群废物,竟敢行刺本官?”

“找死!”

李园冷笑一声,挥手道:“全歼。”

“遵令。”

“杀无赦。”

将领们嘶吼起来,大军如潮水般向宫门涌去,一场血战拉开序幕。

一个个被视为叛逆的士兵倒在刀锋之下。”陈仕,此次你及时察觉叛贼行刺,救我一命,想要何赏赐?但说无妨。”

李园看着身旁的亲信,笑道。”为主公效力,是属下分内之事,不敢索求赏赐。”

陈仕立即谄媚回应。”哈哈……”

“你的功劳,本官自会铭记。”

然而,这一切皆在李奇布局之内。

楚国内乱由此爆发。

……

新郑。”主公。”

“楚国,已乱。”

暗影将楚国三族的刺杀布局全盘告知李园,李园顺势而为,在楚王宫设伏,重创三族势力,摧毁他们在寿春的根基,并在全国范围内追剿三族及其党羽,彻底决裂关系。

三族并未束手待毙,集结全部力量与李园对抗。

如今的楚国,已陷入全面混乱。

顿弱冷笑着进言。

一国动荡,皆因暗影操控,不可否认,暗影现已成为左右大局的重要势力。”干得漂亮。”

李奇对顿弱赞赏有加。”让暗影继续在楚国内部行动,针对与李园和三族相关的嫡系目标。”

“本侯要让楚国更加混乱。”

李奇冷酷下令。”是。”

顿弱拱手退下,瞬间隐没于殿中。”李青。”

“传信屠睢、章寒、任嚣。”

“调兵攻楚。”

“传信王简、桓漪,按既定计划进军楚国。”

李奇大手一挥,语气威严。

如帝王般的气势。”属下领命。”

李青高声应答,即刻去执行命令。”这一战。”

“本侯出动三大营,共计九十万大军。”

“再加上暗影在楚国内部制造分裂,挑拨内斗。”

“一年之内,必灭楚国。”

指令下达后,李奇眼中透着寒意。

这场战争。

不同寻常。

在此之前,李奇从未掌握大秦兵权时,这次战役便是他首次统率全国兵力的大规模出击。

调动了三大营。

王简、桓漪两位秦军宿将也在李奇麾下听令。

三大营的九十万大军,消灭一个陷入内乱的楚国,并非难事。”李园、楚王,你们的人头就是我的战利品。”

李奇眼神充满期待。

三大营从三面包围楚国,只等大军逼近寿春之日,李奇便会亲临寿春……

至于齐国。

李奇毫无担忧。

因为李奇早已下令李牧严密监视齐国,一旦齐国胆敢出兵援助楚国,立即发起攻击。

灭楚之战即将展开。

战鼓已响,时光飞逝。

一个月后,在李奇的调度下,大秦三大营分路出击楚国。

寒郸大营由韩国境内出兵三十万,南下攻打曲阜;函谷大营由王简统领三十万大军,出函谷关直指郧城;蓝田大营则由桓漪率领,经蜀地而出,目标若城。

三路大军呈合围之势,迅速推进。

楚国本就动荡不安,如今面临百万秦军的强势进攻,局势愈发危急。

短短三个月,秦国便攻占了楚国大半领土。

在此紧要关头,李园不得不暂停对三族的追剿,试图与他们联手抵抗秦军,却屡遭暗影组织阻挠,联合计划最终破产。

无奈之下,李园只能集中兵力守护都城寿春。

六个月的激战后,数十万秦军已兵临城下。

寿春城内形势岌岌可危,守军不足数万。

屠睢登上战车,向李奇汇报:“寿春兵力薄弱,楚国已是强弩之末,我军士气高昂,随时可以攻城。”

李奇点头道:“李园,我要活捉他。”

李奇微微点头,吐字清晰:“攻。”

“是。”

屠睢领命而退。

数百传令官疾驰而去,军令如山,瞬间传遍全军。

随之,数十万秦军齐声呐喊,战鼓震天,攻势开启。

结局自在意料之中。

楚国内斗耗尽国力,秦国大军压境,势不可挡。

楚国已无反击之力,士气尽失。

寿春沦陷。

秦军入城,展开了残酷的屠戮。

最终,李园与其子、现任楚王被押至李奇面前,由其亲手处决。

楚都陷落,但楚地反抗仍在继续。

楚王已死,李园伏诛,然而楚王族的三支血脉并未屈服。

他们在淮南另立负刍为王,以咸阳为柱国,统领剩余二十万楚军,誓与秦军对抗,并向齐国求援。

尽管如此,李奇的战略布局早已锁定胜局,秦灭楚已是铁板钉钉之事。

秦军三大营围攻淮南,历时两月,终破敌军防线,击杀咸阳,王简亲手斩杀项燕,生擒楚王负刍,楚国彻底覆灭。

值得注意的是,李奇的介入虽大幅改写了历史进程,将原需三年的灭楚之战压缩至一年,但项燕临终前仍高呼那句流传千古的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寿春王宫内。”拜见武安君。”

王简、桓漪及诸将齐聚大殿,他们中的大部分曾为秦军名将。

数月前,李奇一封奏疏荐屠睢为寒郸大营上将,得到秦王批准。

今日,众人面前,不论资历深浅,皆对李奇执礼甚恭。

无论是朝廷还是军中,层级分明,不容僭越。”诸位免礼。”

李奇环视诸将,声音沉稳有力。”谢武安君。”

众将齐声致谢。”诸位将军请坐。”

李奇温和一笑,挥了挥手,“我平定诸国,王宫皆曾涉足,但楚宫之壮丽,实属罕见。

得此胜果,我大秦实为有幸。”

众人开怀大笑。”武安君所言极是,楚国文武之座,今日便归我们所有。”

听闻此言,将领们无不欢悦,各自落座于楚国文武之席。”如此,我也就不客气了。”

李奇坦然道,“王位我虽不能坐,但这阶梯尚可一用。”

他径直坐在王位旁的台阶上,目光扫向三大营诸将。

此话一出,王简与桓漪面露异色:“旁人或不敢坐此位,但将来,武安君自当登临。”

……

当日章台宫中,嬴正亲口提及此事,王简、桓漪心中自是明了。

未来,李奇将成为大秦继承者,未来的秦王。”诸位将军,战果如何?”

李奇看向王简等几位上将询问。”回禀武安君。”

王简答道,“此次灭楚,武安君把握楚国内乱良机,我军大获全胜。”

“楚国国力雄厚,堪比昔日李国,全国兵力达六七十万,若非乘其混乱之际出击,我大秦欲灭楚必损失惨重,且绝非一年能成。”

桓漪亦点头附和。”此役,武安君运筹帷幄,我大秦情报机关以特殊手段促使楚国内乱扩大,方得此大捷。”

大战之后……

\"我军共计斩杀敌军二十万以上,俘虏三十万有余,在绝对兵力优势下,损失不过数万,多为伤者。” 屠睢随即补充道。”楚国已亡。”

\"本侯亦未辜负大王所望。”

\"眼下中原大地,秦国之敌仅剩一国。”

李奇微微一笑,眼神却显锋利。”启禀武安君。”

\"说起楚国在淮南残存时,曾向齐国求救,齐王答应了,然而齐军行进途中,淮南楚军已被我军击溃,齐军因此退回。”

\"只等彻底平定楚地,全面掌控。”

\"秦灭齐,易如反掌。” 王简出声,语气中充满信心。

计算时日。

自秦灭韩以来,至今日灭楚,不过七年光景。

据史载,

秦灭六国共耗时十四年,如今李奇进入这个时代,也主导了这一时期,加速了秦统一中原的步伐。”因此,\" 李奇缓缓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狂热。

大殿内所有将领都将目光聚焦于他。”听我号令,\"

\"上将军王简统领函谷大营,镇守楚地,看管楚降卒;\"

\"蓝田大营、寒郸大营即刻北上,\"

\"攻齐!\"

李奇环顾殿内众将,突然下达了一道命令。

话音刚落。

殿内将领们面露惊色。”武安君,\"

\"万万不可!\"

\"如今刚灭楚,楚地广阔,尚未稳定,若贸然攻齐,楚地残余势力必将生事,这对秦掌控楚地十分不利。” 王简立刻出言反对。”是啊,武安君。”

\"灭国之战切忌急躁,需稳妥应对。”

\"此次平定楚地,已极大损耗国力,近百万大军粮草使国库告急,若再攻齐,短时间内难以灭齐,只会加重国库负担,影响国家安定。” 桓漪接着说道。

大殿内其他将领沉默不语。

显然,他们都认同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