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煅石膏(1 / 1)

从醉仙楼出来。

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

江玉燕对江恒信说道:“四叔,我去益民堂买些东西!你先回去吧。”

江恒信挑着箩筐疑惑不解:“你去药铺干啥?”

“咋了,你爹娘生病了?”

江玉燕摇摇头:“没有,没有我爹娘好着呢!”

能吃能睡的。

“我不买药,就想买点煅石膏。”

据她了解,这个时代豆腐的做法还没有广为流传。

豆腐脑倒是有的卖。

之前给她娘买瓜子的时候听到别人在谈论府城的豆腐。

由于技术被垄断,在酒楼卖到了两百文一盘。

这利润可不是一般的高。

她也想做豆腐。

就算不卖那么贵,也能挣点。

“煅石膏?那是啥?”江恒信更懵了。

他走南闯北见过的事物也算是不少了,这煅石膏他还真没听过。

江玉燕解释说:“就是一种做好吃的的辅料。”

这么说也没有错吧!

可不是辅料吗?

没有石膏,豆腐可做不出来。

江恒信点点头道:“行吧,那我在茶摊等你一会。”

江玉燕:“行,我马上回来。”

江玉燕和江恒信分开后,独自一人朝着益民堂药铺走。

她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脚步轻快。

益民堂药铺位一如既往地热闹。

伙计的正在柜台后整理药材,见江玉燕进来,抬头笑道:“姑娘,要买什么药?”

江玉燕走上前,语气温和:“小哥,我想买些煅石膏,不知道这儿有没有?”

小哥闻言,眉头微微一挑:“煅石膏?”

“姑娘要这东西做什么?可有药方?”

江玉燕笑了笑,解释道:“掌柜的,我是用来清热生津的。”

“早前听闻《伤寒论》中的白虎汤,就是以石膏为主药,用于清热生津。”

“我不是拿来乱用的。”

她当然没有读过伤寒论,不告诉前世刷短视频的时候偶然刷到的。

当时学化学学的天昏地暗。

突然刷到个学过的石膏,一下就记住了。

伙计哪知道伤寒论是什么,一旁的掌柜却目露惊诧。

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竟然还知道《伤寒论》。

就是他,到了这把年纪也未曾真正研习过这《伤寒论》。

伙计下意识看向掌柜的,想让掌柜的拿主意。

掌柜的点点头,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布袋,打开后露出里面白色的粉末:“这就是煅石膏,姑娘要多少?”

江玉燕看了看袋子里的煅石膏,问道:“掌柜的,这一袋多少钱?”

掌柜的笑道:“这一袋不多,也就半斤,十文钱。”

江玉燕点点头,从袖子里掏出十文钱递给掌柜的:“那就来一袋吧。”

心中忍不住咋舌,这东西可真贵。

抵上半斤盐了都……

掌柜的接过钱,将袋子递给江玉燕,笑道:“姑娘拿好。”

江玉燕接过袋子,道了声谢,转身离开了药铺。

她将袋子小心地收好,心里盘算着回家后如何开始制作豆腐。

她知道,煅石膏是点豆腐的关键,只要比例掌握得好,豆腐的口感一定会非常细腻。

走在回家的路上,江玉燕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豆腐成品的模样。

豆腐不仅可以做成各种菜肴,还能做成腐竹、豆干,甚至可以用来做豆花。

可惜没有辣椒不然……

配上辣椒就更美味了。

昨天大哥又从镇上王掌柜那买了黄豆,又去了县里购置一批黄豆。

正好可以用来试验。

“就算不卖出去,好歹也改善一下伙食吧!”江玉燕低声自语,嘴角微微上扬。

和江恒信汇合后,两人马不停蹄地赶回家。

回到家后,江老爷子已经带着一大家子的人去地里翻地整土了。

就留了周氏和几个姑娘在家看家外加干点家务。

在青石村一年可以种两轮粮食。

也就是现代常说的麦稻轮作。

麦子已经收好收入仓库,接下来就要准备种水稻了。

前几天在江家女眷忙着发豆芽的时候,江老爷子等人已经清理好了田间的麦茬和秸秆。

然后将秸秆收集起来,带回了家里。

江玉燕看着柴房堆放的秸秆若有所思……

地里。

江家没有牛,这个农忙时节也借不到牛。

有牛的人家自然要先紧着自家的地。

只能靠人力把这二十五亩地给翻了。

江老爷子拄着锄头,站在田埂上,目光扫过眼前这片二十五亩的田地,眉头微微皱起。

“咱们家没有牛,咱们只能靠人力了。”江老爷子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大家加把劲,争取这几天把地翻完,别耽误了种水稻的时节。”

众人点点头点点头,握紧了手中的锄头。

江家人分成几组,各自负责一片地,开始埋头苦干。

江老爷子眉头微微皱起,他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围过来,开始分配任务。

“老大,老二,老三,你们各自带几个人,分片翻地。”

“老大,你负责东边那块地;老二,你负责北边那块;老三,你带人去南边。”江老爷子语气沉稳,分配得井井有条。

老大江恒仁听了,眉头一皱,目光扫了一眼东边那块地,那块地面积可不小啊,而且土质硬的很。

翻两遍都不一定能翻的好……

他心中一动,连忙说道:“爹,东边那块地太大了,我一个人干不完。”

“要不,我负责西边那块小的吧?”

“让老四回来以后去东边那块地……”

李氏站在一旁,低着头没说话。

她虽然知道丈夫是想挑轻松的活干,但碍于面子,也不好开口帮腔。

江恒礼一听,立刻不乐意了。

西边那块地面积小,土质松软。

他也想要。

他瞪了江恒仁一眼,冷笑道:“大哥,你这话说的。”

“西边那块地虽然小,可地势偏高,还是让我去吧。”

“别累到了大哥。”

张氏立刻明白了丈夫的用意,连忙帮腔道:“是啊,爹,西边那块地虽然小,但地势高,翻起来可费劲了。”

“大哥还是去东边那块地吧,让我家恒礼去翻西边那块,他年轻力壮,不怕累!”

江恒仁脸色一沉,反驳道:“老二,你这话什么意思?”

“大哥,你这话说的,还等老四回来,不就是想偷懒吗?”江恒礼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