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微微一怔,他没想到秦朔会如此直接地发问。
不过,作为特勤处的资深特工,他很快调整好了状态,脸上露出职业性的微笑,说道:“秦先生,您的装备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经过初步研究,我们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些极为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如果能合理应用,对国家的安全和发展都将具有重大意义。”
秦朔双手抱在胸前,挑眉道:“所以呢?你们想把我的装备据为己有?”
“当然不是!” 陈立连忙摆手,“我们希望能与您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资源和支持,让这些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您也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秦朔冷笑一声:“说得好听。我凭什么相信你们?”
陈立认真地看着秦朔的眼睛,说道:“秦先生,我理解您的顾虑。但请您相信,特勤处的宗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不会做任何损害您利益的事情。而且,您今晚的英勇行为已经证明了您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我们希望能与您这样的人合作,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秦朔沉默了,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思考着陈立的话。过了一会儿,他转过头来,说道:“我需要时间考虑。”
陈立点点头:“当然,这是个重大的决定,您完全可以慎重考虑。不过,希望您能尽快给我们答复,因为现在的舆情已经在发酵了。”
说完,陈立再度留下一张名片,转身离开了病房。
秦朔走到窗边,看着陈立的身影消失在医院的走廊尽头,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自己的生活即将因为这两套装备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此时,整个华国已经炸开了锅。昨晚秦朔救人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短短几个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了千万级别。
视频中,那个身着银灰色机械外骨骼、在高楼间飞荡的身影,如同从科幻电影中走出来的超级英雄,震撼了无数人。
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表达自己的震惊和敬佩。
“这是现实版的超级英雄吧!太帅了!”
“我还以为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没想到现实中真有人能做到!”
“求大神科普,那套装备到底是什么?太牛了!”
“这就是《进击的巨人》里立体机动装置的现实版啊!”
“不对啊,虽然很像立体机动装置,但是动漫里只有两个罐,我暂停却发现他有4个罐,并没有刀片盒!”
“现代社会谁用刀片啊?”
“那个装甲感觉像《流浪地球》里的未来科技外骨络诶,难道已经有人掌握了这么先进的技术?”
不仅如此,一些科技博主和军事专家也纷纷加入讨论。他们对秦朔的装备进行了各种分析和猜测,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科技博主 “前沿探索” 发布了一篇长文,详细分析了秦朔装备的技术原理和可能的应用前景。
他在文中写道:“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套机械外骨骼和立体机动装置具备极高的科技含量。其动力系统、液压装置、神经接口技术等,都远远超越了目前已知的科技水平。如果这些技术能够实现量产和普及,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在抢险救灾、军事作战、极限运动等领域,它们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军事专家 “鹰眼观察” 则在一档网络节目中表示:“这套装备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战争的新形态。它的机动性、防护性和攻击力都非常强大,如果应用于军事领域,将极大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这样的先进技术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将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讨论的不断升温,秦朔的身份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有人人肉出了他网约车司机的身份,这一发现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个网约车司机,怎么会有这么先进的装备?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难道他是某个神秘组织的成员?或者是国家秘密科研项目的实验品?”
“太不可思议了!一个普通人,竟然拥有超越时代的科技,这剧情比科幻小说还离谱!”
...
杭城特勤处地下指挥中心的环形屏幕上,数百个数据窗口正在高速跳动。陈立的指尖悬停在键盘上方,目光扫过 “机械侠” 相关话题的情感分析图谱 —— 红色的质疑区域正在向黄色的中立区渗透,这意味着舆情还有挽回余地。
“小李,调出‘二次元技术溯源’的关键词分布。”
陈立的声音冷静如冰,“把《进击的巨人》《流浪地球》相关讨论标注为一级敏感。”
技术员小李快速敲击键盘,屏幕上顿时涌现出密密麻麻的标签:“立体机动装置”“反重力外骨骼”“量子能量晶体”…… 这些词汇被红色警戒线包围,如同虚拟战场上的雷区。
“陈队,b 站有 Up 主正在对比秦先生的装备和调查兵团装置,播放量已经破百万。”
小李的鼠标划过一条热评,“最高赞说‘特勤处是不是和帕拉迪岛有合作’。”
“联系视频平台,用‘国家安全’条款要求限流。”
陈立转身走向装备库,“通知道具组,把立体机动装置的瓦斯罐换成透明亚克力外壳,里面灌二氧化碳。”
地下三层的装备库里,十二名技术人员正在紧张作业。
秦朔的立体机动装置被吊在中央,液压管被染成鲜艳的橘黄色,原本的量子能量晶体位置换上了标注 “危险!高压气体” 的红色罐体。
“这里再加个减压阀。”
陈立用镊子夹起一枚螺丝,“要让媒体能拍到明显的‘民间改装痕迹’。”
他指向装置侧面的刻痕,那里原本的 “JSc-001” 编号被磨去,重新刻上了 “dIY-001” 和歪歪扭扭的奥特曼涂鸦。
技术组组长王工戴着防爆手套,将纳米润滑液换成普通轮滑油:“陈队,外骨骼的神经接口怎么办?那些线路一看就不是民用级别。”
“不会用电线装个假的嘛!”
陈立拿起一块蓝色塑料板,“做成《流浪地球》里的‘朵朵’头盔样式,反正观众也分不清真假。”
他看了眼手表,“还有两小时新闻发布会,把‘故障报告’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那份伪造的报告上,“擅自提升压力至 300%” 的字样被用红笔圈出,配图是装置尾部的 “灼烧痕迹”—— 实际上,那是用焦糖酱涂抹后烤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