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卖(1 / 1)

奇怪了探子们撤了匠人们也不吵了。

每个匠人都带着两三个徒弟撸起袖子抡起了手中的家伙事,就在大厅里整天乒乒乓乓一顿造。

这噪音气的三个暗卫心里直骂娘。

这帮吃饱撑的憨货还不如天天吵架的好,最起码吵累了还都知道歇一会儿。

这回可倒好砰砰砰从早到晚中间都不带停的。

李根寿依然手里拿着让人恨的牙根痒痒的小本本,人不停的在大厅里走来荡去指手画脚。

三天之后大厅里终于安静了。

一座微型仙客居楼模在大厅中央大板台上呈现在众匠人的面前。

三十几个匠人脸上尽显疲惫。但是都是几十好几的人了每个人笑的像个孩子。

他们围着大板台看着从自己手中造出来的小房子自信而满足。

此时此刻每个人心里就一个字。

这十几天的大吵大叫骂爹骂娘骂祖宗的吼破了嗓子也值。

现在凡是参加的每位匠人,对这座即将改造的仙客居都已经了如指掌。

他们闭上眼睛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且说唱半天都不带停的。

今天的杠精李根寿在他们眼里变得不那么让人厌烦了。

那让众人恨的牙根痒痒的小本本由薄变厚又由厚变薄,最后成了一张张的图纸。

这些图纸在这些匠人的眼中不再是刚开始看到时候的陌生的线条。

而是变成了立体放大后的仙客居主楼。

这图纸上不光有他们的想法而且还有他们的签字画押。

另外还听着杠精说上面还有什么备注?也就是把他们签字画押时吹过的牛逼都记上了。

他娘的这杠精不是甚好玩意儿!

李根寿捧着几十张图纸到了后院。

这账他算不过来。

“江先生这是仙客居改造的图纸,这造价还得你核算才行”。

李根寿是直性子没有一点客套的意思。

“三哥你放在桌上,重楼佩兰准备笔墨,我们来帮三哥捋捋账”。

小馨儿自从帮新城核完账之后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天天在后院墨书《千年等一回》的同时就等着李根寿过来找她了。

四个人围着桌面一张一张的精算。

需要什么材料?

在哪里能买得到?

什么样的价格?

这些信息小馨儿张口就来,这就是她帮五大家族算账的好处。

另外李根寿对于拆掉的旧废料也不放过。这仙客居高家建造的时候可是花了大本钱的用的都是好工好料。

有的名贵料子现在有银子也没地方去买去。

四人算到半中间富贵也加入了进来,五个人一起算账列项目。

每一项材料均有备注,用的是大表格形式一目了然。

这番操作让李根寿叹为观止,直男就是一个特点不懂就问。

一天下来不光是预算的账做的明明白白,而且富贵也知道要先后采买哪些材料。

众人中收获最大的就是李根寿了。

小馨儿手把手的把他手中那厚厚的小本本变成了一张张表格。

本来这个账并不难花上两个时辰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小馨了用了一天的时间,掰开了揉碎了把各项讲的明明白白备注写的清清楚楚。

总的预算支出需要投入一百二十两银子。

总共分四大项

第一项采买原材料。

第二项制作茶桌茶椅摆件等等家具。

第三项库房后厨住宿间。

第四项便是内饰装饰用的物品杂且贵重。

………

第二天一大早小馨儿还在构思着她的商业大版图,李根喜则兴冲冲的来访。

“江先生告诉你个大喜事,你写的那部《千年等一回》现在整个临江城卖疯了,现在见贤书坊已经断了货”。

小馨儿闻言也是惊喜不已。

“李掌柜当真”?

李根喜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当真!当真!这见贤书坊通过中间人递过话来,他们把刚传过去的第二卷暂时压着不刊印”。

“现在可着劲儿的刊印第一卷,据说这第一次刊印了五百册”。

“临江城留下二百册,府城留了一百册。剩余的二百册当天运往了京城,其他府城还没有发售”。

李根喜说完便从怀里掏出了五张银票。

“江先生这是书坊那边预支付的第二卷银票,王掌柜言明按这势头一时间还扎不了帐”。

“就先预付这五百两等过了这个势头算出账来再按契书分银子”。

佩兰接过了李根喜手中的银票也是一脸兴奋,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小姐每天不停歇写这《千年等一回》竟如此值钱。

“你可知每本售价几何”?

“回江先生每本二两银子,王掌柜说了这叫什么什么来着?对了叫薄利多销”。

李根喜报完了喜讯就急匆匆的走了,面馆里忙的离不了人。

他的心中也敬佩的紧,这挣大钱还得是江先生,这笔头一动就是几百两的进账,而且后续还有银子进账能不让人羡慕?。

见贤书坊的王山这几日兴奋的没睡好觉。

他预想到这《千年等一回》能够大卖,但是没想到预售一天之后,第二天不到半个时辰店里的货被一扫而空。

也难怪这《千年等一回》用的是大白话写的而且断句也好。

凡是认得字的人都能读的明明白白。

来买书的不光是那这些学子们,而且各家小姐们的使唤丫头小厮成了购买的主力军。

没曾想这第二波还没过去那些个做生意买卖商家们和青楼的姑娘们也都差着下人到他们书坊指定买这《千年等一回》。

一时间临江城街头巷尾茶馆酒肆都在讨论着人与妖的恋情。

见贤书坊的小厮们已经说的口干舌燥了也不顶事,最后王山只得在门口贴出了大告示。

不日将第二次刊印发售日期定在三天后,这才缓解了没买到书众人们的情绪。

再次刊印王山下了死命令一次要刊印三千册,现在后院的作坊里忙的连轴转。

哈哈哈……

这是我王山的春天要来了,就凭借此书我王山必将会调任府城当大掌柜的。

而且年终的分红少说也得上百两。

我!

王山!

有钱人!

王山坐在后院作坊的门口翘着二郎腿喝着茶。

眯着一双小眼睛脑海里展开了一幅幅美好的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