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五件事(1 / 1)

十天之后。

临江村迎来了开春后的第一次农忙。

土地是农人们的命根子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在这十天内林泽组带着家人完成了好几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野茶山上的毛尖茶已全部采摘完了。

让林泽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买下的这座野茶山的山头后面一座矮一点的山头也生长了不少野茶树。

因为被眼前的这座山头挡住了视线,林泽祖也没有深入查看过。

还是马氏她们这些妇人们为了多采茶叶多挣钱,满山到处跑时发现的。

于是顺便把后面那个小茶山也撸了个遍。

漫山遍野三十多个妇人小娘子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自从采茶加派了人手之后李根福这几天连轴转可是累的不轻。

李根福这段时间炒出的上等毛尖茶近三百斤左右现在都封装在三十几个大陶坛里。

这期间李铁柱又闷烧了两次木炭,否则此前闷烧的木炭根本就不够用。

第二件就是李根地李根山带着二十几个劳力帮工已经把砖坯瓦坯做出来了不少。

富贵清理出来的三亩多沙地场子已经快不够用了。

主要是因为制出来的瓦坯太占地方,砖坯还能够堆成空心层码起来。

但是瓦坯只能是倒一模占一个地方,只能等到瓦坯半干时才能进行分块再等到全干了才能对一块一块码起。

但是瓦坯轻薄最多也只能码两层。

江风在砖瓦作坊彻底放开自我了,每日归家除了头发和眼睛还算干净其他地方就根本没法看。

原本单薄的小身板眼见着变得结实,就是黑了不少估计要不了一段时间就能赶上富贵了。

第三件事是李根寿做的毛尖包装盒“春影”的包装盒已经完成了三百多个。

“剪春”竹筒已经全部做好了但是李根寿还不满意又给“剪春”也加做了一个包装盒。

“剪春”的包装盒实际上就是“春影”包装盒的失败品。

一个盒子卡放了两个“剪春”竹筒刚好是一斤装“剪春”茶叶。

包装盒的盒盖上烫刻的是林泽祖用行草书写的“剪春”二字。

林泽姐看过“剪春”的包装盒之后心中庆幸不已这十两银子投资真是划算。

理工直男从开发到设计再到制版量产一条龙一个人包圆了。

第四件事就是一眼砖窑一眼瓦窑已全部建好林泽祖试过窑火。

在前世在他们寨子里是司空见惯了的平常的就像吃饭喝水一样。

但是李家众人都翘首以待都期盼着农忙结束窑口点火。

第五件事就是那两亩菜园子在江姐的精心打理下安排的满满当当。

黄瓜、长豆角、茄子、青豆、蚕豆、黄豆等等林林总总都被江姐种下了。

因为菜地就在南干渠的边上浇水也极其便利分栽的菜苗成活率很高。

这段时日江姐因为收茶叶的缘故跟村里的妇人小娘子来往甚密打成一片。

江姐温婉的性质很快就被妇人小良子们所接纳成为了他们无话不说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好邻居。

女人之间掏心掏肺的说心里话好像跟相识多久没有关系。

从江姐时不时地的转述中林泽祖得知到老宅的一些消息。

赵氏带着林泽光林泽宗二家老小搬到了临江县城,钱姨娘也跟着去伺候主子了。

林宅现在就剩下了林泽耀一家老小守着一个空壳的老宅。

赵氏临走时放下了狠话让林泽耀在家守孝一年不可外出,若有什么不轨行为发现之后就送去衙门里治罪。

赵氏的狠话吓的林泽耀全家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因此村里的人也很少能够看到林泽耀或其家人在村子里转悠。

林泽祖还一直在纳闷他在村西头搞得热火朝天人尽皆知怎么老宅一点动静都没有。

按说按赵氏的性子早就该叫人过来敲打他对他说教了。

再不济以林泽耀那个没有城府的尿性不管怎么着也得跑过来找找存在感。

林泽祖的应对之策都想好了,但最终没有派到派上用场。

听到江姐这么一番转述心中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农忙一开始李家人除了李根寿以外全部停下手中的活计都一心扑在田地上了。

平常热热闹闹的村西头此时也平静了下来。

林泽祖这几日除了早晨跑步锻炼身体以外也不怎么外出。

生活上很有规律早上锻炼完身体之后就是晨读。四书五经目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已经重新温习过后已经全部都能背诵下来。

《尚书》、《礼记》、《春秋》也都快速浏览过一遍这得益于原主的超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