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皇后主持,新人入宫(1 / 1)

延平宫史 与枫言 1365 字 17小时前

八月下旬,大选如期举行,今年太后不再坐镇,主持的是皇后殷亚仙,顾明宁作为淑妃,也在一旁观看。

皇后坐在上首,面带微笑地看着下面一排排秀女。

这些秀女中,将会有人成为她的劲敌,她必须好好挑选,不能让后宫再添变数。

顾明宁坐在次位上,正仔细地打量着台下众人。

来自各地的秀女依次上前,按顺序进行才艺展示。

殷皇后看着那些花枝招展的秀女,这些人中,大多数不过是空有外表罢了。

她需要的是能帮她稳固地位的人。

很快轮到一位身着湖蓝色衣裙的女子,她献上了一曲《百日红》。

只觉玉佩敲磬,罗裙曳云,体欺皓雪之容光,脸夺芙蓉之娇艳。

裴韫欢一曲舞毕,上前盈盈拜倒,额上细汗在日光下似碎金般闪耀。

“臣女献丑了。”

皇后微微颔首,示意她起身。

裴韫欢,名门右族裴氏京城本家庶女,父任职九卿中的宗正近三十载,已有加封公爵之势。

舞技出众,容貌倾城,足以称得上是秀女中的佼佼者。

她沉吟片刻。

“裴氏韫欢,才艺出众,举止大方,封为从四品嫔,赐居蘅芜宫东侧殿的葳蕤轩。”

裴韫欢恭敬谢恩,缓缓退下。

秀女们听闻皇后竟直接将人封为嫔位,心中皆是不服,但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这批秀女质量还算不错,有几个模样周正的,皇后看起来颇为满意,顾明宁却瞧着都有几分刻薄之相。

其他秀女们纷纷上前,一一进行才艺展示,但或许是因为刚才裴韫欢珠玉在前,她们便显得黯然失色了许多。

皇后将秀女的表现尽收眼底,心中已有定论。

她知道顾明宁与自己的想法不同,但如今她才是中宫皇后,她的话才是懿旨。

于是钦点了出身漠北皋兰郡仕宦之家,新任夷洲牧不久的曲文继室之女曲子濯为八子,赐居蘅芜宫偏殿。

这曲子濯无一突出长处,唯一显而易见的,大概只有单纯。

顾明宁看着皇后一意孤行,心中虽有不满,却也不便多言,她在宫中的地位虽高,但也不能太过张扬。

曲子濯得了懿旨,磕头谢恩,便跟着传旨的小太监一同离开,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裴韫欢,心里有些羡慕。

皇后又看了之后几个秀女,便宣布选秀结束。

她起身,优雅地离开,身后跟着一众宫女太监。

众人纷纷行礼送皇后离开。

---

流云阁。

阮玉枝泡澡时,宫女拿出艾绒包,开始熏艾,烟熏火燎的,很是难受。

她闭着眼。

“够了够了,熏够了没?给本嫔拿走。”

宫女停下熏艾的动作,小心翼翼地端起铜盆,将艾绒包取出,又将铜盆端到一旁。

“这艾草味道实在难闻。”

她从浴桶中站起,水珠顺着雪白的肌肤滑落。

“下次别给本嫔熏了。”

宫女垂首应是,伺候她穿衣。

“对了,本嫔记得库里还有几匹云锦,一会儿你拿去做几身新衣裳。”

宫女面露喜色,跪下谢恩。

“多谢蕙婕妤赏赐!”

她斜睨一眼,漫不经心。

“本嫔赏你的,你就拿着吧,好好伺候本嫔,少不了你的好处。”

宫女连连磕头谢恩。

“奴婢一定尽心尽力伺候婕妤,绝无二心!”

“行了。”

她摆摆手示意宫女退下。

“本嫔累了,要歇息了,你下去吧。”

宫女应声退下,她斜倚在软榻上,闭目养神。

想着如今宫中的局势,顾明宁如今正得宠,自己决不能让她好过。

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九月,京都凉意渐浓。

裴韫欢立在蘅芜宫东侧的月洞门前,指尖轻轻抚过新漆的朱红门框。

指甲缝里残留着今晨折断白纹朱蕉时沾染的汁液。

目送皇后的仪仗队伍消失在长廊转角,她才缓缓收回目光。

长舒一口气,抬手摘下头上的银步摇。

“这步摇虽漂亮。”

她用指尖把玩着,眼中闪过一丝嫌恶。

“可惜戴着太沉了。”

这银步摇是父亲特意命人送来的,做工精致,通体银白,上面点缀着几颗圆润小巧的红宝石。

这样的步摇,在裴府中并不少见,但她并不喜欢。

随手将步摇丢给一旁的湄宓。

“去把它收起来吧。”

她从小就偏爱素雅清丽的颜色,这银步摇红宝石珠光宝气,与她素日里清冷的性子并不相衬。

不过如今既然入宫,这些东西早晚都是要用上的。

裴韫欢走进殿内,坐在临窗的榻上,看着窗外景致出神。

蘅芜宫东侧殿葳蕤轩,朱红色的院墙,古色古香的牌匾上写着葳蕤轩三个大字。

东殿和西殿隔着一道游廊,游廊连接着偏殿,游廊尽头种着一丛丛翠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

正值初秋,天气尚还炎热,她摇着团扇,慵懒地靠在美人榻上,身旁放着冰鉴,里面冰块融化散发出阵阵凉意。

冰鉴是由青铜制成的,方方正正,底部四角各有一个青铜做的小兽支撑着。

冰鉴的顶部和侧面都刻着精美的花纹,上面盖着一层网格,网格上放着一些水果和美酒。

中间是空的,放着冰块,冰块周围的水里漂浮着一些葡萄。

她伸出手指,轻轻拨弄着冰鉴里漂浮着的葡萄,任由它们随着水流来回晃动。

散发出的凉意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将手抽回,揉了揉被冰得有些发红的指尖。

“这冰鉴虽好。”

她眼中带着几分喜爱,却又故作矜持。

“但到底还是宫里的东西,用起来还是有些不顺手。”

---

蘅芜宫偏殿。

曲子濯把脚从铜盆里抽出,水珠顺着脚踝滴在青砖地上。

莺莺捧着西域进贡的锦帕要擦,被她一脚踹在肩头。

“没见着趾甲染花了?把漠北带来的驼骨锉拿来。”

莺莺应声离去,片刻后又捧着一方小匣子回来。

那匣子通体漆黑,四角包着银饰,看上去十分精致。

她接过匣子放在膝上打开,里面是各式打磨得锃亮的驼骨锉,还有几把玉质的锉刀,在烛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这玉的倒是好看,可惜不顶用,还是驼骨的好。”

莺莺抿嘴笑,小心翼翼地从匣子里挑出几把颜色不同的锉刀,捧在她面前。

“小主,这柄花青石如何?”

她看也不看,随手拈起一柄驼骨锉。

“花青石颜色倒鲜亮,就是不结实,还是驼骨的吧。”

手指一用力,锉刀在趾甲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莺莺在一旁看着,脸皱成一团。

“小主,这样不疼吗?”

她轻哼一声,又在趾甲上锉了两下。

“这算什么,你小主我别的没有,就是皮糙肉厚。”

将锉好的脚放下,用帕子擦干净。

莺莺连忙又捧上铜盆,她把脚放进去,铜盆里加了花瓣,热水一泡,顿时觉得浑身舒畅。

眯起眼,像只被顺毛的猫。

“还是这样舒服……对了,后日便是中秋,按例阖宫都要赏花赏月,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新鲜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