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你曾是少年(1 / 1)

你曾是少年

你曾是少年

“你英文基础这么差的话,想要流畅写歌恐怕还得再多学几年。”

“……这个有没有什么速成的方式?没副作用的那种?”

“很遗憾,没有。”

“……”

学英文学出痛苦面具的周杰纶对此也只能是长叹一口气,在下课后认命地拿本书罩在了自己脑门上,遮蔽了自己的视线。

时隔多年,他终于又找回了昔日在学校里被英文老师屌的感觉——这次还是公司特意花大价钱请专业口碑老师来屌他。

现在他有点恨为什么自己没有古典音乐天赋了,那样的话他就没必要这么折磨自己了。

“杰纶,学完了吗?学完去打球啊。”

篮球搭子刘亘宏卡着点适时打了个电话过来,十动然拒的周杰纶脑袋一动,整个人的精神多少有些萎靡:“你们先打吧,我还得回家最后录一段VCR交给大陆的那个《艺术人生》节目组。”

“《艺术人生》?那不是录完了吗?”电话另一端的刘亘宏有些意外。

作为昔日的过命交情事件亲历者之一,刘亘宏也接到了那個来自于大陆央视的节目组联系,为的就是寻找周易过去在台湾短暂经历过的一些事。

“啊,我最后的祝福语还没有录,你们先打吧。”

揉了揉眉心的周杰纶砸吧几下嘴:“我编完新歌的最后一段就来。”

结束了英文课程的周杰纶目光投向了工作台上的那份曲谱,抬头上清晰写着两个汉字——

《晴天》。

词曲编三位一体:周杰纶。

今年的新专辑,周杰纶,他倒也不会蠢到不领情。虽然他曾经装模作样的说过中国风应该对外吹,而不是对内吹。

但毕竟只要中国一天没站上世界之巅掌握话语权,中国风就吹不出去。

“可能会有点,但不多。”

笑容和蔼的朱君继续把控着主持的节奏,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周易过去的二十多年经历全部扒了出来,展现在了现场的歌迷们面前——

从小时候没钱只能去新华书店,再到高中状元成为十里八乡的第一个北大学生;

从酒吧街辛苦打工攒钱,到拒绝麦田的橄榄枝,最后被华纳周建辉求着签进公司。

其中经历之曲折,周易自己听了都要直呼内行。

尤其是新华书店那段,在朱君那感人肺腑的描述下,配合着老店长、店员的采访VCR,直接把当时还不高的周易描绘成了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孩子,完成了人穷志不短的升华。

台下不少感性的女生都听的眼泪汪汪——觉得周易过去太苦了,能走出来是真不容易。

没办法,朱君那个嗓音实在是太有感染力了。

而在台湾因为瓦斯问题而救了周杰纶、刘亘宏、温澜三人的问题,也被朱君提及。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算是过命的交情了。”

周易耸了耸肩,不自觉咧嘴笑道:“只不过过的是温澜的命,因为当时就她一个人倒霉到被拉去洗胃了,折腾到差点没了半条命。”

那闪亮的露牙姿势,倒是与孙燕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一个问题周易,我们都知道你已经毕业有两年了,你成为了巨星之后,和过去的那些老同学、老朋友还有联系吗?”

在节目录制临近末尾,朱君笑眯眯地问了一个并没有彩排过的问题:“你想念那个时候的生活吗?”

“那肯定想念啊,那个时候自由自在。”

周易笑着点头:“至于说老同学老朋友,那肯定是有联系了,只不过没以前频繁了是肯定的。毕业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业要忙,天南地北的,能聚在一起吃个饭都不容易了。”

“我们都知道周易你前不久还跟自己的几个大学同学见了面对吧?还上了新闻,当时孙燕兹好像也在,外面还是下着大雨。”

伴随着朱君那笑到有些坏的表情,观众席上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此起彼伏的猴叫——

“哦哦哦~~~”

“是的。”周易歪头,笑着扫了眼激动的粉丝:“然后她第二天就感冒了,在公司被她老师一顿训。”

“那你想不想知道,那些没能够来得及跟你聚餐的老同学、老朋友,他们想对你说什么呢?”

伴随着朱君的手势,现场大屏幕上顿时播放起了一段VCR——

“我叫赵立,来自湖北,周易的室友,现在在深圳……”

“孙乾,来自贵州,周易的校队队长,现在在上海……”

当曾经那群来自于天南地北,最后却因为一趟高考列车而与周易相聚北大的老同学们纷纷露面,出现在荧幕上嘻嘻哈哈的诉说着周易的过往并送上祝福时,哪怕已经早有心理准备的周易也在不知不觉看入了神。

那是他重活一次后,同样分外珍惜的青春。

“周易,节目的最后,你有没有兴趣跟我透露一下新专辑的进度?”

“当然可以,君哥。”

周易回过头来,语气中带有几分感慨——“新专辑就叫《归藏》,歌曲已经完成大半了。”

“《归藏》?能透露一下专辑的主题是什么吗?”

“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