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副官急急忙忙找到朱瞻培,看了看手中的名册,脸上既有惊讶又有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将军,咱大明折损了两百多兄弟,伤的有四百多,多数是被马撞的,不过……”
那人低头不敢再讲。
朱瞻培像早猜到似的,“这挺正常,外围那些守兵光想着闯咱们后营捣乱,根本没心思打硬仗,死的少活的多,这事我预料到了。
倒是咱们后营的兄弟,估计损失不小,到底死了多少?”
“一千六百多……”
徐副官抬眼看着朱瞻培,像是想问什么。
朱瞻培摆摆手,“行了,你也辛苦了。
下午确实是咱们大意了,让敌人占了便宜。
不过晚上咱营地设好了,他们不敢再来,你就放心吧。”
徐副官手里还拿着名单,猛然抬头,“可将军……”
“进来!”
帘外的兵喊了一声。
朱高燧进了帐篷。
他狠狠瞪了朱瞻培一眼,“瞻培,下午那事,是你故意的吧?”
下午也先领人偷袭,直接突破防线冲进主营。
当时朱高燧想带人去守,被朱瞻培拦住。
这会他特意来找,就是为这事。
朱瞻培冷静地看着朱高燧,“皇叔这话什么意思?”
朱高燧指向外面的营地,压低声音说,“守的人都是咱们明军,里头驻扎的全是鞑靼军!还没摸到兵器就被砍了头,你分明是故意放瓦剌进来害人的!”
明军才死了两百多,鞑靼那边却死了快一千七!
因为也先用的是突击战术,三角形推进,一旦冲破明军防线,队伍就会分散开来,这样能最大程度打击对手。
结果很清楚,外围明军几乎没怎么受损,反而是鞑靼那边损失惨重。
朱瞻培白天还在说鞑靼是盟友,晚上就把他们坑了!
朱高燧越想越怕,朱瞻培怎么敢这样做?
朱瞻培看着朱高燧,“皇叔回想一下,让我下令让明军用血肉之躯挡子弹,帮鞑靼建钢铁防线?你觉得我会这么干吗?”
他盯着朱高燧,慢慢点头,“你说得对,就是我故意的!”
“可你不是说鞑靼是咱盟友吗?他们把所有能打仗的人都交给我们了,你这么做,不怕他们内部出问题吗?”
朱高燧有点紧张。
现在正跟瓦剌残部僵持,要是鞑靼知道真相,肯定会炸锅。
谁也担不起这个后果,到时候想撤回大明都难!
朱瞻培听到“内乱”
二字,不禁轻笑一声:“他们哪来的胆子内乱?咱们大明的军队在外头守着呢,敌人都太狡猾了,结果没能守住,他们还有什么理由闹内乱?”
说着,他站起身,轻轻叹了口气,“皇叔您就别担心了,父皇的大军已经把鞑靼的老巢围住了,他们的家人都在咱们手上。
那些鞑靼兵也不敢惹麻烦。
我这么做其实就两个原因。”
朱高燧这才放下心来,转头看着朱瞻培。
朱瞻培缓缓开口:“第一嘛,我就是想看看鞑靼到底有多强硬。
他们才刚打了败仗,主力都被咱们攥在手里,现在士气低得厉害。
就算我对他们说,瓦剌不除,咱们一撤,他们就得像砧板上的肉那样任由瓦剌宰割,他们也提不起劲儿来。”
他扭头笑着对朱高燧说道:“您得懂,草原上的人哪有什么扎根的地儿,咱们能走,他们为什么不能走?比起跟瓦剌正面拼,他们更乐意带着族人去别处寻个活路!”
朱高燧顿时明白了,眯着眼睛打量朱瞻培:“所以你是想给这些人一点教训?”
“不让他们吃点亏,怎么会懂得反抗?”
朱瞻培语气平淡,“他们损失了那么多兄弟、战友,上千人呢,这次该长点记性了吧?”
朱高燧点点头表示认同,然后追问:“那你刚才提到的另一个原因呢?”
朱瞻培嘴角微扬,只说了八个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朱高燧听后双眼一缩,干笑了一声:“瞻培,你这话说得有点重。
刚刚还说他们是战友,现在又讲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
“难道不是吗?”
朱瞻培挑挑眉,“表面上是战友,但从根子上看,他们终究是外族,这有什么错?”
说完,朱瞻培坐下,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仔细琢磨一下,其实也能明白朱瞻培的想法。
这次攻打瓦剌的先锋部队总计五万人,但其中明军只有两万,鞑靼军却占了三万!这让朱瞻培不得不考虑如何防范鞑靼。
既要削弱鞑靼的力量,又不能让他们发现,这可真是个难题!
瓦剌首领也先还不知道朱瞻培的计划,如果再有这样的牺牲出现,鞑靼军将再也不能威胁到朱瞻培了。
朱高燧深吸一口气说道:“瞻培,你自己都说过了,鞑靼的老窝都在咱们手里,他们的家人都是人质,应该不至于胡来吧。”
朱瞻培苦笑着摆摆手:“皇叔,您还没弄清楚吗?表面上,咱们有筹码,明军和鞑靼是盟友,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您有没有思考过事情的本质?”
朱高燧愣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
朱瞻培摊开手掌说道:“实际上呢,从根儿上讲,咱们大明的军队对于草原上的鞑靼和瓦剌来说,就跟外来户似的!”
这些年,这两个部族虽然偶尔闹点小矛盾,但还没到你死我活的程度,随时都可以联合起来反过头来打咱们明军!
朱高燧正要说些什么,却又停住了。
朱瞻培忍不住笑了,“皇叔,您又提到这事了。
那我就直说了吧,如今鞑靼不敢轻举妄动,您确实是原因之一,可您得懂草原人的习性才行。”
说到这里,朱瞻培的眼神突然变得不一样了!
“对草原上的民族来说,您这种长辈有时候挺关键的,可有时候您又成了负担,甚至像是一种财富!”
“以前成吉思汗灭别人的部落时怎么干的?把老人都杀了,把女人当东西抢走,比车轮矮的小孩带走养大,好扩充自己的部族!”
“这就是鞑靼和瓦剌的本质!”
“说白了,现在鞑靼的大本营里,您确实是咱们看得见的一张牌。
但如果真的让鞑靼和瓦剌拼命,您放心,他们肯定会联手对付咱们这些外人!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他们都活着,鞑靼部才能继续存在!”
“没有鞑靼拼死抗争,咱们仅靠两万明军就想灭瓦剌,那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千方百计拦着您去救他们,想让他们互相争斗的原因!”
朱高燧听完这番话,呆站在那里好久都没回过神来。
朱瞻培这么坐着,倒让朱高燧有种看到了父皇的感觉!
信任鞑靼可以,但不能完全相信,更不能把自己的命交给他们!
这种由上至下的分析,一层层深入,让朱高燧一时半会说不出话来。
朱瞻培笑着问他:“皇叔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没了。”
朱高燧嘴唇动了动,眼神复杂地看着朱瞻培。
此刻他能明显感觉到,光是眼神这方面的较量,连朱高煦都不如自己的这个侄子。
唯一能与他相比的,大概也就只有自己那个当皇帝的老爹了!
要是这个人想争皇位……
朱高燧深吸一口气,态度不知不觉变了,压低声音问:“瞻培,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朱瞻培笑道:“瓦剌大军已经撤了,剩下的那几个小角色,也够我们忙活一阵子了。”
“那可不是小角色。”
朱高燧摇摇头,“刚才跟你交手的那个瓦剌人叫也先,是瓦剌军中非常厉害的人物,无论是武艺还是领兵打仗的能力,都远超普通人……”
“也先?”
朱瞻培顿时来了精神!
也先确实不是普通角色!
历史中,他曾将整个蒙古统一起来,虽说背后有爷爷与父亲的努力,但他确实让蒙古达到巅峰。
尽管最终失败严重,但过程中给明朝制造了不少困扰。
在他最鼎盛的时候,也先甚至重修了元朝,要求明朝认可,并希望与明朝共同治理天下。
想到这里,朱瞻培忍不住笑了,这样一来,更得除掉也先这小子了!
他扭头看着朱高燧,问道:“皇叔,如果我准备对付那些瓦剌人,彻底解决他们,你觉得如何?”
若也先没了,朱瞻培真的好奇,蒙古那边还能掀起什么波澜!他甚至认为,只要打赢这一仗,蒙古这边至少能安稳半个世纪!
朱高燧瞥了朱瞻培一眼,看他不像在开玩笑,才开口道:“要是他们全跑了,咱们恐怕追不上。”
“这事你就别操心了。”
朱瞻培笑着回应,“也先来时还问我是不是你,走时又说不过如此,就这种性子,看来难成大事,可能也就是个爱惹事的人,稍微刺激一下就行。”
“可他爷爷……”
朱高燧想劝朱瞻培谨慎行事。
朱瞻培却挥挥手,“皇叔,别说了,我已经决定了,明天就下令追击瓦剌人,皇叔,你去不去?”
朱高燧听了这话,愣住了。
朱瞻培问他去不去,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