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法不传六耳(1 / 1)

鸿钧神色庄重,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如洪钟般响起:“本次讲道三千年,能获什么全凭尔等机缘。”

说罢,他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向李易微微点示意,目光中似有深意。

此时的鸿钧,周身散发着无尽的威严与神秘,他的表情严肃而专注,内心深知此次讲道对于洪荒众生的重要性,也期望能借此为洪荒的未来奠定基础。

李易则是神色平静,回以鸿钧一个淡淡的微笑,眼中透着自信与从容。他心中暗想:“这三千年讲道,或许能让我对大道有新的领悟,也可观察门下弟子能有何收获。”

坐在蒲团上的三清,老子面容沉稳,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借此机会突破瓶颈;元始天尊则是一脸期待,想着要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天赋;通天教主目光炽热,准备全心投入聆听大道。

女娲神色温婉,内心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希望能为自己的造化之道增添助力。

西方二圣接引和准提,接引一脸虔诚,准提则是眼中闪过一丝急切,盼着能从讲道中获取让西方兴盛的法门。

而那些未得蒲团之位的众人,有的紧张不已,担心因座位不佳而错过重要机缘;有的则是暗自发狠,决定凭借自身努力争取更多收获。

鲲鹏怨恨的目光时不时瞟向红云,心中愤懑难平,却也不得不暂且压下怒火,准备听道。

红云则是依旧一脸和善,并未因鲲鹏的怨恨而影响心情,满心期待着鸿钧道祖的教诲。

随着鸿钧双手轻轻抬起,一道玄之又玄的光芒从他身上散发而出,讲道正式开始。整个紫霄宫瞬间被一股神秘而浩瀚的道韵所笼罩。

在那茫茫洪荒之中,有一只灵猴诞生,其名曰六耳猕猴。这六耳猕猴天生便具奇异之能,其耳能听千里之外,知晓世间诸多隐秘。

六耳猕猴自诞生以来,便在洪荒的山林之间穿梭,凭借着其独特的天赋,探听到了许多修行之法。它生性聪慧,靠着这些零零散散的法门,竟也修炼出了一些神通。

这一日,六耳猕猴偶然间听闻了鸿钧即将在紫霄宫讲道的消息。它心中大喜,自知这是一场难得的机缘。然而,它深知自己没有资格进入那紫霄宫中听讲。

但六耳猕猴不甘心错过如此良机,便心生一计,决定利用自己的神通,在紫霄宫附近偷听。

当鸿钧开始讲道之时,六耳猕猴悄悄隐藏在远处的山林之中,竖起那六只耳朵,全神贯注地倾听着鸿钧的大道之音。

鸿钧道祖法力无边,神通广大,很快便察觉到了这股异样的波动。他微微皱眉,停下讲道,强大的神念瞬间覆盖四周。

六耳猕猴心中一惊,想要逃离,却已然来不及。

鸿钧道祖的声音在它耳边响起:“何方妖孽,竟敢在此偷听!”

六耳猕猴被这股强大的压力逼迫得现出身形,它瑟瑟发抖,跪在地上,眼中满是惊恐与哀求。

在场的众人皆望向这只突然出现的猴子,面露惊讶之色。

鸿钧道祖看着六耳猕猴,神色严肃,说道:“你这猴子,妄图以偷巧之法获取大道,吾之法门,不传六耳。”

此言一出,六耳猕猴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它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在场的众人也纷纷露出鄙夷之色,对六耳猕猴的行为感到不耻。

三清中的元始天尊冷哼一声:“此等偷鸡摸狗之辈,就该严惩!”

老子则是微微摇头,轻叹一口气。

通天教主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但也知道鸿钧道祖的决定不可违背。

女娲美眸中带着一丝惋惜,她心地善良,却也明白规矩不可破。

西方二圣接引双手合十,说道:“此乃孽缘,当有此报。”准提则是一脸漠然。

而那些未得蒲团之位的众人,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则是暗自庆幸不是自己犯下此等过错。

六耳猕猴绝望地看着众人,它知道,从今往后,在这洪荒之中,无人敢收它为徒,传授它道法。

它悔恨不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心中充满了对自己行为的懊悔:“我本想求得大道,却因一时贪心,落得如此下场。”

鸿钧道祖一挥衣袖,说道:“去吧,莫要再妄图走这捷径。”

六耳猕猴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它的身影在洪荒的大地上显得孤独而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