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开始生产(1 / 1)

只有杨才一家前来商量婚事才会聚在一起,四花了解详情,及时劝阻了有些嘀咕的父母,不是在针对他们,只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李家人心情不好而已。

杨才夫妻费尽心思也没撬开女儿的嘴巴,只能心怀忐忑的准备着嫁娶事宜。

为了逃避这些烦心事,白玥珠又弄了一块地,调了十几个女工,去弄养殖场,想办法人工孵蛋以增加鸡鹅产量,在圈出来的地方一蹲就是一个多月。

就在人工孵化的第一批小鸡成功存活十分之六的时候,接到白玥珠信的李立师徒终于到了。

白玥珠早早的准备好了院子,就在顾之齐与李伯山屋子的不远处。

吃过接风宴后,白玥珠带着他去视察农田,更详细的说了在试验田上弄出来的成果总结,比如绿肥适合稻田类种子,堆肥适合小麦类种子,草木灰可以锁肥。他们还制造除基础农具以外的其他农具,比如踏犁。

本来这里种地的人都是工匠,白玥珠干脆搞了研发激励制,只要能研发出在田里用到的农具,按作用大小奖励。

一个踏犁足以让那户人家直接免了一半田地的赎金,白玥珠当场拿来重写,将一半的田契换到他的名下。

此举大大激励了人们的创作欲望,当然更多的是造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东西。到后面,白玥珠又加了一条新规定,自家使用一月后再进行评选。才大大减少了这些稀奇古怪的创作。

李立激动的走在田野间,他从未在农人脸上看到过如此多的笑脸,看着田野里一边闲聊一边干活的农人,再看着周边嬉戏打闹的孩子,这是在盛世丰年才能看到的景象。

除了农田还有工坊,现在他们基本能做到生活用品自给自足。今年年底就能将发出去的良种本金收回,往后都是盈余。

最后看的是繁育院,带回来的女工,一多半都在这里忙活,技术也越来越纯熟,鸡仔鹅仔的存活率已经达到七成以上,白玥珠将已经长住的幼仔发给愿意蓄养的家庭,按回收鸡蛋来抵钱。至于收回来没有受精的鸡蛋,白玥珠按每家每户一岁以上,三岁以下孩子的人数煮熟了发给这些孩子。等产量跟上之后将年龄放宽到七岁以下。

李立和各位弟子看的心潮澎湃,他们这么多年行走在田野之中,不就是为了看到这一幕吗?

晚上,更令他们惊讶的事情发生楼内,所有人在吃过晚饭后,自发的聚在广场上,原本搭建简陋的高台,现在已经被水泥高台替代。之前学院的学子登上高台开始讲解今天的课程,课程讲的妙趣横生,在他们这些读书人看来,遣词造句甚至还有点粗鄙。但下面的人们听的津津乐道,还在地上拿树枝划拉。

看了一天的“奇观”,睡不着的李立去骚扰两位老友,三人秉烛夜谈到半夜。

李立师徒在这里住了三个月,好好的研究了堆肥法,还将自己这么多年来走南闯北的经验倾囊相授,和弟子轮番上阵包揽了晚间课时近一半的时间。来听课的人数比平时多了一半不止。之前来听课的大多是家里的男人和孩子们,女人们更乐意趁这段时间纺纺布,做做针线活。白玥珠鼓励过很多次让女人们也来听课,但是效果不大。看来还是有利益相关人们才有动力。

白玥珠不由在心里搓搓手,等朱木匠那边将东西造出来,那就有的是办法将女人们的生产力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了。

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这里缺人。这也是白玥珠为什么费尽心思写信邀请李立师徒前来的原因。

他们师徒绝不会在这一隅停留,他们还有更大的目标促使他们行走于世间每一个角落。

白玥珠希望他们将这里的名声传出去,告诉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人,走吧,去樊城去,去白庄去,去给自己和家人找一条活路去。

李立师徒在白玥珠的热情邀请下参加完成林的婚礼才离开。

白玥珠和自己爹娘的矛盾好像因为成林的婚事就莫名其妙的搁置了,双方再也没提过这件事,但谁也知道,只是还不到彻底解决这件事的时候,它始终都是扎在双方心里的刺。

白玥珠自然给自己的哥哥嫂子准备了大礼。

主家喜事所有人即使是在农忙也放下手中之事前来帮忙。直到新人拜过天地高堂之后,新娘没有被送回房间,而是留在了大堂,白玥珠正式送上自己的贺礼。

朱木匠让他的徒弟将拿红布盖着的大家伙抬进来,众人的好奇心被吊的高高的。

在众人的注视下,白玥珠将红布扯下,一辆和普通织机大有不同的改良版织机出现在众人面前,是普通织车的三倍大,加了十二根梭子,上面早早缠绕好了纺好棉线,看起来精密又整齐。

最早的实验者四花,也就是今天的新娘,穿着喜服坐在织机前,上手捻线,手脚并用让梭机转动起来。

大型织机一个人来运行还是有些困难,四花的脸上很快就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但不到一刻钟,长半米交织着花纹的布就从织机另一端垂下来。众人都被新织机的速度和图样震惊到了,议论声不绝于耳。

白玥珠趁机公布了,一月之后新的纺织坊正式设立,全部雇佣女工,优先聘用寡妇、孤女等弱势群体,接着下来雇佣的是能识字算数的女人,以及四花接任纺织厂的管事,是现在六大管事中除如意之外的第二个女管事。

虽然这场婚事大家的兴奋劲头没有如意那场高,但造成的轰动效果只高不低。

婚礼结束后,李立师徒以及李伯山师徒带着白玥珠的嘱托启程。

现在庄子内各项都运作良好,白玥珠直接将暗卫转到明面上来,暗卫头领杜明很不理解,他们这么多年的蛰伏早就把不能见光刻在了血液里,结果现在换了新主子,非要把他们刨出来晒着。

白玥珠无奈的摊摊手,和他们讲道理:“我供养你们需要钱,需要粮。现在管内务的不是我,虽然我可以调用,但我没法解释。欠下的库存我用什么理由?我在外面养大象了?”

“大象?什么大象?之前我们都是直接走康王帐的,只是康王不知道而已,你不能把帐做平了吗?”杜明问道。

白玥珠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没想到这里还有个做会计的好苗子:“他发现不了是他治下不严,不通庶务的原因。而且前管家一定受过先皇的提点,后面接任的也是他儿子。我这里没法给你创造这个条件。

“这样吧,你回去问问,愿意出来生活的我给他们安排,不让你们去种地。这两年的发展太惹眼了,我需要一只队伍来保证庄子安全。”白玥珠说道。三百经过训练的士兵,足以在这片地方横着走了,当然是在官府不参与的情况下。

杜明点点头,应下了这个提议。

“白,白。”一个小肉球从门槛处爬了进来。

白玥珠笑着看他流着口水向自己跑来,正是当初出生时皱巴巴一团的虎子。才学会走就闲不住,每天在院子里到处跑,累坏了跟着他的桂心。

看他终于跑到自己身边,掏出手帕将口水擦干净:“是不是又把桂心姨姨甩下了?”

小孩心虚的把头埋进颈窝里,一个劲的蹭。

白玥珠没好气的拍了拍他屁股:“下次再一个人偷跑,我就把你送去顾爷爷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