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设想中,军事学院最好是教导军中的军官,让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传授行军打仗的真本事,往后大明军队就能人才辈出,边疆也能固若金汤。
可他掰着指头一算,这事儿难度太大了。
建校舍、买兵器、请人,桩桩件件都得花大钱。
再看看眼下大明的状况,刚平定了叛乱,北方还打算和鞑靼开战,国库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到处都等着用钱。
朱雄英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明白,这军事学院的事儿,只能暂时搁置,等经济缓过来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东宫非常热闹。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官员,陆陆续续地进宫来,一个个低眉顺眼,一个个都带着足额的银子,退赃退赔。
朱雄英看着这一幕,心里犯起了嘀咕,也不知道是自己之前严惩贪官起了杀鸡儆猴的效果,还是这些人看到叛乱的凄惨下场,被吓破了胆,反正态度好得不得了。
不管怎样,能把这些钱追回来,对空虚的国库来说,算是个好消息。
这日,朱棣一身戎装,大步走进文华殿。他身姿矫健,腰一进殿便单膝跪地,抱拳说道:“殿下,臣来向您辞行。北方准备开战,臣得赶紧回封地,着手准备出征的事儿。”
朱雄英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关切,说道:“四叔,此次出征,责任重大,你可得小心行事,和平安、李景隆他们好好配合,把鞑靼打得落花流水,保我大明边境太平。”
朱棣神色坚定,应道:“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朱雄英接着说:“四叔,还有个事儿。朱高炽留在京城吧,孤的内阁还需要他。这孩子不错,除了年龄小了点,偶尔手段有些稚嫩,其余没啥缺点。内阁事务繁杂,能让他长不少见识,提升提升能力。四叔觉得咋样?”
朱棣心里明白,自己就算想带走朱高炽也不行,毕竟现在的大明,自己这个大侄儿说话比自己老爹说话好使,忙说道:“殿下英明,高炽能有这机会,是他的福气。臣定会嘱咐他,让他在内阁好好干,不辜负殿下期望。”
朱雄英笑了笑,说:“四叔,你就放心吧。堂弟在京城,我会多照应着。孤也会注意好他的身体,保证他在这里不比在你封地差,你安心打仗,后面有啥需要可以提,孤尽力满足。”
朱棣再次行礼,转身离去。
朱雄英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此次出征顺顺利利,边境能安稳下来,年轻将领也能在战场上得到锻炼。
此次北击鞑靼,就是为了练兵、练将、杀人……打出去,这样,大明的百姓才能避免苦难。
朱棣走后,朱雄英立刻吩咐太监:“去,把户部尚书夏元吉、工部尚书秦逵、兵部尚书茹瑺都叫来,孤有要事相商。”
没一会儿,三位尚书来到文华殿,纷纷行礼。朱雄英神色严肃,说道:“几位爱卿,今日叫你们来,是为了北方战事。鞑靼老是来边境捣乱,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决定出兵干他们,你们要赶紧做好准备。”
兵部尚书茹瑺上前一步,抱拳说:“殿下,兵部已在清点兵力,按照您的安排,平安将军、燕王、李景隆将军各率一军,臣会调配好,保证各军兵强马壮。只是现在军中兵器损耗大,老旧兵器得赶紧换,这事儿还得工部配合。”
朱雄英看向工部尚书秦逵,问道:“秦爱卿,你怎么看?”
秦逵躬身说道:“殿下,工部接到兵部的需求了。可打造兵器的铁料供应紧张,工匠人手也不够,各地都有工程在进行。”
朱雄英思索片刻,说道:“这事儿不能拖。秦爱卿,你马上传令,优先供应兵器打造所需的铁料。工匠从各地工程抽调有经验的,务必尽快打造出一批好兵器,装备前线将士。”
秦逵连忙应道:“臣遵旨,一定尽全力。”
朱雄英思索了一下又继续说道:“秦爱卿,之前孤让你一个月打造的燧发枪,也要抓紧同步进行,这批燧发枪是要跟随神机营一起背上的。”
秦逵微微躬身应道:“是殿下,属下知道事情轻重。已全力生产。”
朱雄英点了点头表示比较满意,而后,朱雄英又看向户部尚书夏元吉,说:“夏爱卿,粮草筹备可是重中之重。前线打仗,粮草得管够,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
夏元吉面露难色,说道:“殿下,国库不宽裕,各地税收情况也不一样,筹集大量粮草不容易。而且运输路途远,损耗也大。但是,臣会克服这些困难,保证前线粮草供应。”
朱雄英微微点头,说:“夏爱卿,难处我知道。不过,你有这一份态度孤很高兴。孤也送你一个好消息,这几天不少官员退赃退赔,过些日子,这些钱就送户部去。你先把账目理清,做好接收准备。有了这笔钱,粮草筹备的压力能小点儿。你也别太抠着,该花的钱不能省,一切以战事为重。”
夏元吉眼睛一亮,忙说:“如此甚好。臣明白,一定全力筹备粮草保证前线供应。”
朱雄英接着说:“这次出征,后勤保障也很关键。沿途要设补给点,保障将士衣食住行。户部、工部、兵部得一起合作,保证补给点物资充足,人员安排合理。”
三位尚书对视一眼,齐声应道:“臣等谨遵殿下旨意。”
朱雄英看着他们,神色凝重地说:“几位爱卿,这次出征关系到大明的国运,关系到百姓的生死。你们一定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不能有半点马虎。有啥困难,马上向孤汇报,孤给你们摆平,但是,也别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来找孤。”
三位尚书纷纷跪地,说道:“是,殿下,臣等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殿下的托付。”
朱雄英挥了挥手,说:“好了,你们都下去吧,马上着手准备。孤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三位尚书再次行礼,转身快步离开文华殿。
待三位尚书离去后,朱雄英陷入了沉思。他自己也想带兵出征,但是料想爷爷不会同意,那有没有一丝可能,他偷偷的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