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 1)

朱雄英得知燧发枪研制成功的消息后,内心的兴奋难以抑制。

从现代归来的朱雄英一直秉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要武器先进,无需任何谋略,主打的就是力大砖飞。

秦逵看着朱雄英眼中闪烁的光芒,趁热打铁,拱手说道:“殿下,这燧发枪的具体如何,只有亲自试过才能体会。不如殿下随臣去校场,亲自检验一番这新火器的威力?”

朱雄英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正有此意,秦大人,咱们这就出发!”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校场行进。

此时的校场,早已被工部的工匠们布置妥当。

靶场的尽头,树立着几个厚厚的草靶,上面画着醒目的靶心。

朱雄英大步走到校场中央,秦逵紧跟其后。

一名工匠小心翼翼地呈上一支燧发枪,枪身黝黑发亮,在日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枪托部分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既美观又不失实用性。

朱雄英接过燧发枪,入手沉甸甸的,却又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

他仔细端详着手中的武器,眼中满是赞赏。“殿下,这燧发枪的使用方法,臣再为您详细说明一下。”秦逵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朱雄英摆了摆手,自信地笑道:“不必,之前研究火器时,我对这燧发枪的原理和构造已颇为熟悉,让我直接试试。”

朱雄英看到了枪托部分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对着秦逵说:“生产的时候需要去掉这些浮夸的东西,越简单,造价低,越耐用最好。”

秦逵满脸堆笑说道:“这把是特制的,就是为了彰显殿下的尊贵。”

朱雄英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说法,朱雄英本想说无需如此,但是有想到爷爷经常说的皇室颜面。入乡随俗,那就这样吧!

朱雄英稳稳地端起燧发枪,按照自己心中对火器的理解,熟练地拉动枪栓,将火药和弹丸装填进去。

他微微侧身,眯起一只眼睛,透过准星瞄准远处的草靶。

周围的士兵们都屏住了呼吸,整个校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微风拂过旗帜的猎猎声。

“砰!”一声巨响打破了宁静,燧发枪喷出一股浓烈的硝烟。

朱雄英的肩膀被后坐力震得微微一颤,但他的目光始终紧紧盯着靶场。

只见那草靶上,一个深深的弹孔出现在靶心附近,周围的草屑飞溅。“好!”校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工匠们纷纷鼓掌叫好,对这燧发枪的威力惊叹不已。

朱雄英放下燧发枪,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果然是好枪!这射程、精度,都远超以往。”

秦逵满脸堆笑,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又带着几分谄媚地说道:“殿下果然神勇,燧发枪能有今日,全赖殿下里对火器研制的指导,给了工匠们方向。今日殿下亲自试枪,更是让这好枪的威力尽显,实乃我大明之福啊!”

说完,秦逵神色一正,抬手示意身旁的工匠将一份图纸展开,认真介绍道:“殿下,这燧发枪相较之前的火绳枪,提升显着。从射程来看,普通火绳枪有效射程不过百来步,而这燧发枪,经过多次试验,有效射程可达二百步开外,足足提升了一倍有余。”

秦逵指着图纸上的构造标识,继续说道:“再说精度,火绳枪点火时,火绳的晃动容易影响射击精度。但燧发枪采用了燧石发火装置,避免了这个问题,只要射手技术过关,击中靶心并非难事。而且,火绳枪受天气影响极大,遇上下雨天,火绳受潮就无法点火。燧发枪则不同,它对天气的适应能力强,无论是阴天还是小雨天气,都能正常发射,大大增强了火器在复杂环境下的实用性。但是,如果是大雨的话,不能正常点火。这一点还需注意。”

“至于威力,”秦逵加重了语气,“燧发枪使用的弹丸经过特殊铸造,在二百步的射程内,可轻松穿透三层牛皮甲,若是近距离射击,威力更甚,能直接贯穿普通士兵的身体,给敌人造成致命伤害。”

秦逵笑着上前,抬手向一旁的陶云涛示意:“殿下,这燧发枪能研制成功,多亏了众多工匠的日夜钻研,尤其是陶云涛,他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首功之臣。”

陶云涛闻言,有些拘谨地向前一步,拱手向朱雄英行礼。

朱雄英微微点头,目光落在陶云涛身上,温和又带着期许:“陶云涛,你为大明立了大功,孤自不会亏待你。传令下去,赏赐陶云涛纹银百两,绸缎百匹,良田百亩,以表彰你为大明立下的功劳。另外,参与研制的所有工匠,皆有重赏。”

侍从迅速记录下朱雄英的指令。紧接着,朱雄英神色一正,继续说道:“陶云涛,你在火器研制上天赋异禀,如今燧发枪已成,这手雷的研发也迫在眉睫。

孤命你抓紧时间,带领工匠们加快手雷的研制进度,争取早日让这新式武器投入战场。”

陶云涛连忙单膝跪地,声音坚定:“殿下放心,云涛定不负所托,必定全力以赴,加快手雷的研发。”

朱雄英继续说道:“秦大人,如今这燧发枪既然已研制成功,接下来便是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我要求你在一个月内,造出三千杆燧发枪及配套的子弹。不论付出任何代价,都务必完成任务。”

秦逵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之色,但他还是立刻单膝跪地,坚定地说道:“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只是这一个月内造出三千杆燧发枪,着实有些困难。制造燧发枪的工艺复杂,所需的原材料也颇为特殊,尤其是制作枪管的精铁,供应有些紧张。而且,燧发枪的造价成本较高,每杆燧发枪的成本约是普通火绳枪的两倍。”

朱雄英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孤不问过程,不问花费,只要结果,成本虽高,但只要能提升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减少我大明士兵的伤亡,孤都觉得值得。”

朱雄英又思索了片刻,说道:“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质量。每一支燧发枪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流入军队。这不仅关系到士兵们的生命安全,更关系到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臣明白,质量是火器的生命,臣必定严格把关。”秦逵郑重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