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封建糟粕\\’(1 / 1)

“这个咱没有关注过。”齐许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看着双喜说道。

“我喜欢看东西方对比。”洪双喜明媚的眼眸看着他说道,接着又道,“需特别说明的是,我刚才说的虽常被归为董仲舒所言,实则出自明代话本《警世通言》。这种误植反映后世对先秦思想的简化传播,但也证明双向责任观在民间具有强大生命力。区别于西方契约理论中的权利本位思想。”

“合同契约,欧美人很看中这个的。”齐许闻言琥珀色的瞳仁微微转了转道。“契约精神,还说咱们没有。”

“说的比唱的好听,合同是用来撕毁的。”洪双喜没好气地说道,“二战时,签了那么多互不侵犯条约,不照样打的天翻地覆的。”

“这倒是,前边刚签字,下一秒子弹上膛,大炮就轰过来了。”齐许闻言努努嘴道。

“而且欧美政客,公务员大都是律师出身,出了名嘴皮子厉害。”洪双喜幽黑的眼眸看着他说道。

“不干实事!咱们这里叫律师讼棍,都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没什么好名声。”齐许闻言点点头道。

“他们这些政客什么参众两院的议员,有几个在基层干过,执政一方的,都是靠演讲煽动选民情绪,忽悠人家手里的选票。”洪双喜竖起食指道,“记住哟!小胡子是被德国选民给选上去的元首,认真看他的演讲,很有煽动性。”

“说到演讲欧美政客很喜欢,无论是在户外还是电视上都是辩论。”齐许眨了眨深褐色的眼眸看着她说道,“咱们好像都没有。”

“呵呵……夸夸奇谈有什么好炫耀的。”洪双喜轻哼一声道,“在咱们这里但凡有用的技能都会花样翻新,玩儿出花来,国人不擅长这个,只能说明这个技能在咱这儿没用。”

齐许闻言点点头道,“这倒是,咱们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试金需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

“国人不吃这套,每个人都有脑子都有自己的思考,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我只看实际好处。拜神都要看看灵不灵,你一个凡人和我说几句我凭什么信你。”洪双喜轻笑着摇头道。

“对哟!”齐许闻言眼角眉梢尽是笑意道,“这个务实的社会不需要你讲话的时候感情充沛去煽动别人,只需要你有正常的交流能力,把事情利害给别人说清楚,别人自有判断。”

“嗯嗯!”洪双喜闻言点头如捣蒜道,“演讲水平高,在咱们这里并不能获得太多优势,有时候甚至会起反效果。说的话越多,被记的账就越多,兑现不了整个人都就会被整个质疑。更多的是谨言慎行的人。甚至会出现很多人,在公开场合说话小心谨慎、滴水不漏,看起来极其木讷,但私底下跟熟悉的人一起时,打开话匣子之后就非常健谈。欧美政商界的演讲则是基本技能,混出头的人大多数都会演讲,自然感觉上欧美擅长演讲的人就多了。”笑着又道,“先秦是那些纵横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人。国人很务实只靠嘴皮子的时代,2000多年前就过去了。”

洪双喜笑着又道,“咱们的官员可没那么多律师出身。”

“嗯嗯!”齐许闻言点点头。

“我们的国家治理,从几千年前,到现在都是用鲜血杀出来的,人头滚滚。”洪双喜冷哼一声道,“就地图头那改革,成不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鲜血凝聚共识。”齐许闻言深褐色的眼眸看着她说道。

“咱们从古至今其实还是封建国家管理。”洪双喜清亮的眼眸看着他说道。

“封建那不是落后吗?”齐许闻言深褐色的眼眸微微流转道。

“百代皆行秦政制,万年咸用始皇心!废除了封建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及建立的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被后世的各个朝代所沿用和发展。”洪双喜闻言柳眉轻挑道,“难道现在不是吗?”

“咳咳……”齐许轻咳两声,“咱们现在可没有君君臣臣了。”

“绝对君君臣臣不好?”洪双喜沉静的黑眸看着他说道。

“那可是封建糟粕,十几年前可是要……”齐许身体前倾压低声音道,“批斗的。”接着又道,“帝制推翻了,皇帝没了。”

“呵呵……”洪双喜闻言摇头失笑道,“你认为现在没君臣了。”

“当然!”齐许理所当然地说道。

“现在的君,是中华民族,你要不要忠啊!”洪双喜明媚的眼眸看着他笑眯眯地说道。

齐许惊愕地看着她,摇头轻笑出声道,“忠!”

“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所以我们叫这个民族的臣。”洪双喜深邃透彻的双眸看着他说道,“这层关系永远在,这是现代的君臣关系。”笑着又道,“就是古代的君臣关系,那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择主而事的现象印证了君臣关系的动态平衡。管仲曾三易其主最终辅佐齐桓公称霸,范蠡在越国功成后泛舟五湖,这些行为均被当时社会认可。秦汉官僚体系进一步制度化,设立御史大夫等监察职位,形成进谏—修正—去职的完整流程。唐代魏征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劝谏太宗,正是对君权有条件性的经典诠释。”

“以民为本,早在孟子时期就提出来了。”洪双喜轻哼一声道,“可不是西方现在提的什么自由、民主。这原来是人家老毛子提出的口号,欧美不要脸直接拿去用了。”

齐许闻言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笑着问道,“那父父子子。”

洪双喜闻言黛眉轻挑微微一笑道,“传统孝道并非单方面要求子女服从,而是以父慈作为子孝的前提。当父亲出现虐待、遗弃等严重失职行为时,子女可通过宗族长老调解、官府诉讼等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