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血染印子山(1 / 1)

不过赵苟现在非常冷静。

他知道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

因为独立团这次出行每人只配备了三十发子弹,其实这已经算是非常充裕的了。

想想八路军的作战部队每人只能分配到数发子弹,不过八路军可以从敌人手中缴获,独立团配置的这米尼步枪是特制的米尼弹,想缴获都没地方缴。

这两日战斗下来,子弹已经损耗了不少,再打下去,子弹终有被耗尽的一刻。

赵苟认为现在虽然局面看上去优势,但那也只是暂时的。

现在的战略方向还是不应该变,第一步的目标那就是印子山。

赵苟知道,就算左军现在加入了,也必然还是打不下天京城。

而且雨花台的敌军应该也会很快杀过来了。

甚至杨秀清还可能从其他战区调回援军勤王。

所以趁现在独立团火力还算充足,赵苟及时拦停了石达开和石镇吉欲要追击的态势,让他们赶快带领部队往印子山方向撤离。

石达开和石镇吉见形势大好,疑惑问道为何不继续打下去,将傅学贤所部彻底消灭?

“翼王,你以为杀猪啊!就算杀猪,一万多头猪也够你杀一段时间了。”

“而且他们现在随时可以退回城内,现在我们的情况是周围到处危险重重。”

“最主要的是咱们的弹药没有供给,这才是现在我们最大的隐患。”

“我们现在要做的唯有快速逃出天京附近的包围圈,往镇江府方向靠,到那边才有可能有我东征军的支援,所以你们得赶紧前往印子山。”

“只要过了印子山,就是一片大平原,我们才算逃脱天京方面的围追堵截。”

石达开明白了赵苟的意思后,知道战场瞬息万变,也不再过多纠结。

立即率军往印子山方向赶去。

印子山位于天京的东南方向,也是易守难攻之地。

历史上曾爆发过印子山之战,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打天京,途中就经过了这印子山,印子山上守军被湘军攻破后,佩王冯真林阵亡(南王冯云山的堂兄)。

李秀成曾率大军出城反攻,大败。

太平军骁将陈叶坤在此阵亡。

太平天国梯王练叶坤也在此阵亡。

自那之后,天京城就已经岌岌可危了。李秀成想劝洪秀全撤离天京,可惜洪秀全不肯,声称他还会有天兵天将前来支援。

最终都没有等来天兵天将的洪秀全服毒死于天京。

。。。

见翼王率军离开了战场,赵苟的独立团才没有继续痛打落水狗,开始收拢兵力往印子山方向靠拢。

就在这时。

雨花台方向的杨秀清所部赶了过来,统兵的是杨秀清的本家杨辅清。

这杨辅清也是后期名将,历史上的杨辅清因在江西统兵,幸而在天京事变中幸存了下来。

而且现在赵苟打下来的江苏在历史上就是他打下来的,他还在江苏建了一座辅王府。

在最后太平天国和捻军都亡了,这杨辅清都还没死。

他还积极在各地发动起义,1874年日本攻打台湾,杨辅清以为有机可图,便带兵潜往了福建,结果被叛徒出卖,在福建晋江被捕,后被押解到福州遇害。

这边杨辅清一来,刚好咬住了独立团撤退的尾巴。

他再晚来一点,独立团恐怕就撤走了。

见杨辅清率领大部队赶到,还带来不少重炮。

散乱的傅学贤部又重新集结了起来,傅学贤部虽然被独立团击溃,但大部分兵力并没有受到损害。

“苏王,你们先撤,我率两百兄弟负责阻击。”黄玉昆大声吼道。

赵苟摇了摇头。

“自打独立团成立那天起,咱就没丢下过一个兄弟,我是不会让你们死守在这里的,要走一起走。”

“可是。。。”黄玉昆明显还想说些什么。

“你可记得顾山上的和春?”赵苟向黄玉昆问道。

“记得啊!被咱们的狙击连连长老韩击毙了。”

“虽然他被击毙了,但是他在顾山用了一招叫依托有利地形节节抵抗的战术。咱们现在也可以用,只要咱们坚持到夜幕降临,他们就不敢再追了。”

黄玉昆点了点头,明白了过来。

“况且咱们武器射程远,除了他们的大炮,咱们完全可以边打边撤。”

接下来的战斗。

独立团在赵苟的指挥下,依托有利地形节节抵抗。

傅学贤和杨辅清的两路大军竟举步维艰。

刚冲五百米,对面也已经撤退了五百米。

同样举步维艰的不止他们,还有石达开石镇吉这边。

因为石达开的左军和北王的残部在印子山遭遇到了杨秀清安排部队的阻击。

杨秀清的这支部队是从镇江和芜湖分别抽取了一部分兵力集结于此,并筑建了许多的石垒。

不得不佩服杨秀清的军事能力,层层算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天国诸王全部诛杀殆尽,一统天国。

印子山,源于山顶上有一颗一柱擎天的巨石,像极了一枚官印,因此才得名印子山。

当石达开一行人到达此处的时候,这里已经被建造成为了一道要塞。

石达开作为百战百胜的将军,自然知道要想逃出生天,他必须打下这个要塞。

在他的命令下。

石镇吉作为先锋,亲自率兵冲了上去。

大炮震的地动山摇,无数的炮火往下倾泻而来,石镇吉这边顿时死伤惨重。

石镇吉在又一次被打下来之后。

气得他直接在地上挖了一个坑。

告诉他手下的士兵们,等他死了就葬在这个坑里。

说完再次组织起了敢死队向印子山发动了进攻。

杨秀清安排在这里的守军不止配备了许多大炮。还建了许多石垒,守军可以安全地从上往下发射。

而石达开石镇吉这边,他们没有大炮,因为大报恩寺的大炮他们带不走。

他们这支军队完全属于轻步兵,想打下一个驻扎在半山腰的坚固石垒要塞,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石镇吉也是发了狠,率领上千人的敢死队,不计牺牲,不计代价的死命往上冲。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让他们冲了上去。

双方军队则开始在石垒之间,山路之中展开了血腥的厮杀。

山上燃起的熊熊烽火意味着此间正发生着惨烈的战斗。

远处驻防的其他杨秀清部看着印山的烽火,渐渐地抽兵往印子山靠拢而去。

印子山上。

战士们在火光中战斗,厮杀声,呐喊声,惨叫声混杂在一起。

在这一刻,战场变成了人间炼狱。

无数的鲜血从山上沿着道路,沿着小沟向山下流去。

就连山下百姓的枯井,这一刻都流入了不少新鲜的血液。

印子山成了尸山血海。

鲜血染红了这座印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