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商议新合作(1 / 1)

吴兵这人可了不得,他不仅是李杰的师父,还是武京,甄子弹的师父,更是培养出了许多武术冠军和在娱乐圈有名气的武打演员与武术指导。

许金江尊敬他的为人,也站起来回敬了一杯。

“好好好,英雄惜英雄,你们这算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志同道合,知音难觅...”

要比能说会道,还得是酒桌上的文化人,两人就这么互敬一杯酒,被文化人整出这么多词儿来。

得亏现在同志一词没有变迁演化,这要搁在以后,传出多个版本的八卦新闻都有可能。

欢迎宴吃的有些沉闷,哪怕是嘻嘻哈哈的友好氛围,许金江也觉得没啥意思,满桌人除了吴兵都在说废话。

第二日,京城电影制片厂的人又来了,这次是工作时间来的,估计昨天的场合,有些话他们也不方便说。

“许董好,许董好!”

看看,今天来的称呼都变了。

“今天又打扰您了,昨天是您的欢迎宴。工作上的事,今天谈比较合适!”

来人叫程志谷,现在的京城电影制片厂厂长,他是89年接任了汪老厂长的班。

汪老厂长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从建国后就一直担任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为我们的电影事业立下过汗马功劳,比如祝福,林家铺子,小兵张嘎,骆驼祥子,茶馆,小花等等。

很多知名的电影都是在他的任上拍摄出来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而新继任的程厂长也不是弱兵,91年推出的《过年》,李宝田老师和赵老师主演。

今年初推出的《大撒把》,葛大爷和徐凡主演,而且正在筹划拍摄的《霸王别姬》将会在明年上映。

许金江知道,霸王别姬上映将会是国内电影获得的最高荣誉。

诗人凯哥同志,将会出道就是巅峰!然后用一生证明了霸王别姬,他就是挂名导演!

看着程厂长给自己热情的打招呼,许金江自然也是热情的回应。

“不打扰,不打扰,今天正好适合谈工作,而且我们两家单位的对接也正合适!”

几人在客厅的沙发落座后,许金江又接了话茬道:

“实不相瞒,我也正好有意拍摄一部中港合资片,不知道程厂长有没有兴趣?”

程志谷一听,心中自然高兴,他来的目的就是想拉投资的,拍电影,顺便还想把自己厂的演员往外推销。

他已经促成了霸王别姬的拍摄,算是跟湾岛公司的合作,毕竟今年两边达成了一个九二共识,双方的经贸,文化等都开始友好往来。

像霸王别姬的出品方,就是港岛汤晨电影有限公司,它实际上是湾岛在港岛开的分公司。

“当然没问题了,我们京城电影制片厂自然愿意跟嘉和一起合作的,不知道许先生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计划吗?”

“嗯,上次跟霍老聊过了之后,我确实想过如何合作的问题,其中最容易的就是可以合拍电影!”

“我有一部立意非常高的电影,可以尝试合作拍摄!”

“哦,太好了,不知道是什么类型,许先生,详细说说?”

程志谷很兴奋,没想到第一次上门,就有可能达成合作。

“嗯,我给电影取名叫中南海保镖!”

程志谷一听,脑子突然一滞,瞬间就得这个名字有来头,于是更加仔细地听着许金江说道:

“美利坚的一个邪恶的恐怖组织,携带了一种致命的冠状病毒,名叫撒斯,将它代入到港岛,企图在港岛国际会议上释放出来!”

“咱们这边的情报系统获悉这个消息,通知港岛加强戒备并进行狙击!”

“可由于港岛警方和飞虎队的轻敌,以及不信任感,导致第一次交手就全军覆没!”

“港岛警方损失惨重,只能给我们这边发来求助,请求协助处理!”

“而我们这边派出三个特种兵和一名优秀的刑警,一起入港参与对决!”

“这里有悬疑,有枪战,有整体危机,还有爱国情怀的勇于牺牲...”

许金江魔改了原本明年才能拍摄的中南海保镖,因为原来李杰拍的那部扑街了。

2000万的投资,最后票房才1100万,亏到姥姥家了去了。

李杰拍的中南海保镖有很多硬伤,剧情设计不足,反派的威胁程度不够,感情戏又拉得太长,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摇摆不定。

其实从94年代开始,港岛电影就已经不行了。

港岛电影不仅没落,就是在回归后,也走不出故步自封的圈子。

无论是扫毒系列,寒战系列,窃听风云系列,或者是后来的焚城等所谓的大制作,都是发生在港岛那点犄角旮旯里的事。

导演和编剧们从未想过要如何跟大陆联系起来,打一次联合行动。

本来在无间道中有过这样的尝试,可后来的导演们都又自动忽略了这些元素。

谁都知道,小孩子在外面打不过,回家叫家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偏偏港岛的导演和编剧要学着独立,可惜自己又立不起来。

所以,许金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改编的中南海保镖,立意更高,既然已经确认了回归的身份,港岛还遮遮掩掩的干什么?

我打不过,就找家长,让我“老爸”收拾你们!

程志谷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激动地握着许金江的手道:

“许,许先生,您的这部电影我,我们一定要合拍出来,我们厂的人你随便挑,我们也会申请经费,来参与投资!”

不过看着程志谷激动的表现,许金江只好给他泼一盆冷水:

“程厂长,这部电影如果要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初步预算就要四千万,你们能投资多少?”

好家伙,许金江报出的4000万,一下就把程志谷给浇醒了。

四千万,现在的大陆拍摄成本还是百万计算,可这一部投资已经是四千万起了。

这一下就让程志谷尴尬了。不过接下来的话更让程志谷感觉没戏。

“而且,就算我们嘉和可以全部投资或者承担大部分投资,影片上映后怎么分成?据我所知,咱们现在还没有分账制度!”

是啊,程志谷听得明白,不能让人家嘉和当冤大头,又出钱又出力,然后又分不了钱!

看到程志谷沉默,许金江等了一会儿,又说道:

“我有一个方案,说给程厂长听听?”

“可以,您说!”

“你们京城投资20%,我们锦江嘉和投资80%,在大陆的票房,我们嘉和分两成,在港岛和国际上的票房,你们京城电影分两成!”

“这是个新模式,程厂长觉得怎么样?”

程志谷一听,眼前一亮,许金江提的要求不过分,而且充分考虑了当前的形势特点。

以往国内的电影都是卖拷贝,没有票房一说,电影拍摄完后,各地被邀请过来看片,看完后叫价卖拷贝。

各地买走几十上百份拷贝后,分发到当地的各个影院,至于影院卖了多少票房,跟电影拍摄方就没有关系了。

这就是电影的“统购统销”模式。到93年,这种模式才改变。

一份拷贝的价格从最初的几百到92年的1万左右不等。

92年国内优秀的电影如大决战,鸦片战争,阳光灿烂的日子,秋菊打官司等,都有着不俗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