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遇险(1 / 1)

但凡是春鸢或蓝盈当值,便会叫了林岁安一同去老夫人跟前伺候。

过了几日,林岁安渐渐的习惯了些。

也慢慢的上手做一些铺床叠被或是伺候老夫人洗漱的活儿。

偶尔也能给老夫人奉茶水点心,陪着说几句讨巧的话,哄老夫人开心。

近身伺候虽然要时时谨慎,处处妥帖,一日下来身心疲惫。

但好处也是肉眼可见,林岁安这几日得了好几次赏。但凡她做的叫老夫人瞧着满意,便叫身边的大丫鬟赏林岁安一把铜子儿。

春鸢姐姐说这是丫鬟初进老夫人屋子伺候时的惯例。

“老夫人给赏钱,便是觉得你用着还算合心意。老夫人尊贵,能说咱们一句好,便算是十分的夸赞了。自不会对一个刚进屋伺候的丫鬟时不时开金口夸奖抬举,觉得用着合心意就赏些铜子儿。若是老夫人瞧着不满意、不喜欢的,便没有赏钱。大家便心知肚明,那样儿的自是进不了老夫人屋子的。”

春鸢给林岁安细细说着。

这几日她便疑惑,怎么老夫人时时赏她。

那些一二等的丫鬟们做事说话处处比她妥帖、周到、又合老夫人心意,且都没有赏赐,怎就她有,原来是这样。

跟着春鸢蓝盈在老夫人跟前伺候了几日,眼瞧着便到了冬月十五。

原先便答应了干娘要去文昌庙给干爹余传文祈福。

余梦非和林岁安提前便告好了假,十五这一早,便在后角门儿等着余母坐了马车来接她们。

进了冬月天本就愈发的冷了,且京都比景州府城还要干冷许多。晴了好几日的天,今儿瞧着却阴沉沉的。

三人乘着马车,慢慢的出了城,往文昌庙去。

文昌庙在离着京都不远的一座山上。

那山上不仅有文昌庙、夫子庙、还有不少道观。只是文昌庙算是离着较近,且香火最鼎盛的。

三人刚出城不久,天上就有雪花落了下来。

待到了山脚,雪越下越大。

车夫瞧着这大雪,便提议余母三人要不掉头回去。道路浸了雪,上山湿滑不好走还容易出事。

只是林岁安和余梦非好不容易得了假,又已经到了山脚下,自是不可能回去。余母便给车夫加了银钱,叫车夫将车赶慢些。

马车慢慢的走着,渐渐地路上人烟变少了起来。

路过一段偏僻狭窄些的路段,混着风声和下雪的声音,似有人呼叫的声音传来。

林岁安耳朵一动,她好像是听到了有人在喊救命?

风有些大,听不太真切。

一会儿那声音便消失了。

雪渐渐的将路都遮掩了起来,车夫开始下了马车,牵着马儿慢慢的往前走。

“救命。”一道微弱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林岁安掀开一角帘子瞧了眼,外边两边都是山林,到处都覆上了一抹雪白。只是斜前方不远处的山坡下,那些树掩盖的地方,似是有一辆滑到坡下的马车。

“救命。”

很清晰的一声呼救传来,林岁安很肯定就是从那马车里传来的。

“干娘。”林岁安转头。

“那边好像有马车滑到坡下去了,里面有人在喊救命。”林岁安忙道,想是路滑,车夫技术不佳将马车赶到了坡下?

“我也好像听到了。”余梦非也道。

“快停车。”余母听闻这事儿,立即喊那车夫停车。

冬日驾车寒冷,那车夫戴着一顶大狗皮帽子。因着下雪,这会儿将整个帽子将耳朵全部包了进去,余母喊了停车,那车夫并没有听真切。

“快停车。”林岁安又大喊了声。

那车夫这才反应过来,停了马车,取下帽子,过来询问她们何事儿。

林岁安将旁边有马车翻了滑到坡下的事儿说了。

恰巧这时又一声呼救传来。

“救命,有人么,救命。”想来坡下的人也听到这边有车马路过,才大声呼救。

余母、林岁安、余梦非三人都下了车。

跟着车夫一起往呼救那边走去。

刚刚林岁安斜着看过去,以为是个斜坡,如今走近了才发现,这斜坡下面竟是悬崖。

只是那马儿横着卡在了两棵树间,才没让那马车继续往下滑落。

马儿卡在两边树上,那马车一半儿在斜坡上,一半已掉出坡外,而坡外就是悬崖。

好在套车的绳子绕在了马身上,车厢才没有完全掉下去,只是马儿也已经被绳子勒得奄奄一息。

“救救我。”车厢上死死扒着一双手。

见有人过来,那手挣扎着似是想往外爬。

只是车厢吊着,她一动,整个车厢便晃了起来,瞧着十分危险。绕着马儿的绳子又紧了两分,马儿发出最后的悲鸣。

“不要动。”林岁安瞧见如此危险,忙喊了句。

里面的人也意识到,立马吓得不敢动弹。

车厢里是个妇人,瞧她那白皙的双手,便知是个不曾干过重活儿的。她想要从近乎垂直的车厢里靠着自己的臂力爬上来,先不说马儿能不能受住撕扯的疼痛,挣扎起来将人带车全部跌落下悬崖。只说靠着她那纤细瘦弱的手臂想爬上来,便近乎不可能。

那妇人摇晃几下,也将余母余梦非和车夫三人吓得不轻。

余母赶紧道:“妹子,你不要乱动,我们想办法拉你上来。千万不要乱动。”

那车夫也是个好心的,忙道:“我去解我马车上的绳子,你们等着。”

说着车夫快步往停着的马车处跑去。

余母陪着那妇人说着话,尽力的安抚着她。

不一会儿,车夫便回来了。

手里还拿着两根粗麻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