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留学潮(1 / 1)

杨长风推着杨庆。

也在讨论着网上的事情。

杨长风很感慨。

“爹,想不到舅舅的影响力这么大。”

是啊,挺大。

“他的自传是网上自发写的,你爷爷的自传还是我们自己写的。”

“还有我的自传,唉,算了,这些自传封了吧。”

“我要是做的好,自有人为我立传,如果没有,那就说明,我不值得。”

杨长风听出来杨庆话的忐忑。

他是在乎这样的事情的,但是又害怕自己没有自己想的那样,在大家心里的地位。

杨长风虽然老实,但是并不是说他不会用一些手段。

自己老爹的自传那是一定会出现的。

他发誓。

“爹,你的事情,只怕不单是立传的事情了,还有电视剧,电影,各种演绎。”

“只怕很多人都要因为你暴富。”

“舅舅虽然厉害,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舅舅背后的人是你。”

“没有你,没有杨家,舅舅就是再厉害,琼州,也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说到底,还是你说的那句话在发挥作用。”

“我们杨家不是财富的拥有者,杨家是因为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财富的价值,才成为了财富的使用者。”

“这句话,是我们整个杨家的座右铭。”

“不然也不会有天舟,也不会有沙漠农场,更不会有白石滩外星基地项目。”

“现在天佑那支,搞的海洋产业项目,也是在遵循这条原则。”

“我们杨家,是为了保护大夏文明,改变世界而存在的。”

他说的语气盎然,好像无比自豪。

他修复了半个京城的古建,确实也有这样的底气。

杨庆呵呵笑着。

“好,你小子说的好。”

他心中的郁气瞬间消散。

秋风暖阳,格外的让人沉醉。

“长风啊,你还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吗?”

“你看你哥他们,你要不要?”

杨长风直接拒绝了。

“我不要,爹,我也累了一辈子,现在就想好好的退休,陪你你们。”

“其他的事情交给别人吧,我没有这能力,也没有那个心气了。”

听出杨长风话里的诚恳,杨庆也就不再强求了。

他是做古建的,确实没必要。

不过闲着终会是不好的。

“要不然你也在先锋网,开个课,教授一下中式建筑的课。”

“现在大夏正在加强文化自信,大夏特色的建筑风格现在很受欢迎,但是我看了很多徒有其表,不伦不类,你闲着也是闲着,找点事儿做吧,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

杨长风没好气道。

“爹,什么叫浪费?”

“你在养老,我也在养老,怎么我就成浪费时间了。”

杨庆没有多劝,伺候他的人很多,以后有你小子闲得蛋疼的时候。

又过了几天。

杨青锋跑到了邻水。

他是来和杨庆商量事情的。

有杨庆这个老家伙在,很多事情,杨庆不问,他们也要说一下。

“爷啊,今天来大夏留学的人突然增多了。”

“尤其是我们支持的几家大学,申请的人非常多。”

“一般情况,我也就不打扰你了,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京门的人,所以我过来问问你的意见。”

刚开始杨庆还不在意,他就没想过接收什么留学生。

现在来大厦留学的人很多,他也明白原因,不就是现在大夏的科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成为了科研世界第一大国,每年申请的专利,发表的研究论文,高达全世界的七成左右。

大厦的科技实力,正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增长。

所以大夏的学校也就成了香饽饽。

而最有实力,资金支持力度最大的,不就是他们家支持的那几家,加上几个国家级的大学吗?

自然的申请的也就多。

不过现在,很多申请的都是京门的人,那他就不能强硬的拒绝了,我也是杨青锋过来告诉他的原因。

根据现在的情况,他们不收是不行的。

“既然他们想来,咱们也不能拒绝,但是我们也不能白白的培养他们。”

“这样,你去和京门会所的人沟通,让他们成立一个教育基金。”

“专款专用,在我们的学校里,再加一个国际学院。”

“用来安置留学生。”

“理由也很好找,基础教育很不同,为了他们的学业,自然的要特别教育。”

“光京门会所还不行,再看看都有哪些国申请,和我们关系好的,自然没有问题,不好的,在学费上要多要点,不享受我们的助学金,奖学金制度。”

“还有其他的,你们自己去调整,反正就是我们不能花自己的钱白白为他们培养人才。”

这和杨青锋想的差不多,不过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

“过来留学的不只是大学生,还有很多小学生,中学生。”

这个消息,有点出乎预料。

“这怎么可能?”

“他们的精英教育,教学质量不是很高吗?”

“中小学,他们过来可没有入学资格。”

杨青锋给他解释了原因。

“他们过来的最主要原因是,想用先锋教育的教育系统。”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大夏的出生率减少,很多学校开始出现招生不够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出现了工作难的问题,所以官府就开放了一部分小留学生资源。”

“当然更多的原因是,京门的人,更想把孩子送过来接受教育。”

杨庆这次明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那就将我们的助学基金延伸到整个京门世界。”

“既然他们也要自己的孩子接受大夏的教育,自然的也要出一份力。”

“至于其他的人,让他们走京门的门路,走不同京门的门路,那就自己出钱。”

先锋教育开始发挥出它的威力了。

这也是杨庆想看到的。

证明这套方式没有错。

现在的孩子,在先锋教育的培养下,一个个,都本事不小。

其中最顶尖的,进入研究院,实验室。

其中中等的进入公司,发挥自己的能力。

其中最差的,进厂打螺丝,要不然就追随官府的脚步,加入到各种服务业大军中。

比如去沙漠种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