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谁穿越没点癌症?(1 / 1)

平川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这是最近一周,江学康第二次来拿体检报告。

根据他的记忆,第一次常规体检,某些指征出现了问题。

当时负责开具第二次全面检查单子的人,正是面前的小宋医生。

肿瘤科的年轻主任医师!

这个套路,江学康很熟。

电视剧、小说里,出现的次数不要太多,烂大街了简直是。

不出意外的话,他马上要出现意外了。

“小宋医生,哪的癌?能活多久?”

“没事,有话直说,好对症治疗嘛。”

小宋医生还没开口,江学康反倒从容的问了起来。

把人家小宋医生问的一愣。

看着江学康平静如常的沧桑脸庞,小宋医生肃然起敬。

还得是人民老教师!

什么大风大浪,在他面前都如过眼云烟,全都不叫事。

换个没经过人生洗礼的年轻人,此时怕是哭天嚎地,四肢无力,妥妥的天塌了。

“江老师,我佩服您的豁达。”

“那我就实话实说了,是肺癌晚期。”

“从您的身体情况来看,病灶已经出现了转移。”

“通常来说,手术治疗的意义不大。”

“您有家属跟您一起来吗?”

小宋医生心地纯良,担心老先生万一在强装镇定,一会儿回不去就麻烦了。

在肿瘤科任职,患者得知实际病情后的反应,小宋见过太多。

这个时候,如果有家属陪同,会让人放心一些。

然而,江学康的反应,属实令他的钦佩指数飙到了十星。

“没家属,我就孤家寡人一个。”

“有个我以前的学生,刚刚给我来过电话,说一会儿来接我。”

“这把岁数,得个癌症,正常的人生剧本。”

“小宋医生,你和我说实话,我这病要是不治,还能活多久?”

江学康毫不担心的问着。

开什么玩笑?

他可是逆行人生的老年命运之子,怎会死于区区癌症?

小宋医生:“江老师,保守治疗的话,估计三个月到半年,当然了,我们……”

江学康:“害,挺长的。”

三个月能不长吗?

在餐厅刷了一通,才把【剩余寿命】刷到了十四天。

癌细胞的速度,还不如泥头车快!

小宋医生扶了扶眼镜,撤回了一千字的安慰话术。

心里再次竖起大拇指。

心想着:我老了,要是有人家江老师生死看淡的境界,也不算不白活。

“对了,小宋医生,我这个肺癌,平时饮食方面,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哦,有很多,江老师,我详细跟你讲讲吧……”

“稍等,方便借支笔借张纸吗?上岁数了脑子不好,怕忘了。”

“当然可以。”

小宋医生从桌子上找出纸笔,递给了江学康。

随后,开始耐心的说着:

“首先,是烟酒绝对不能碰,出门最好带上口罩。”

江学康一本正经的点点头,并没有写在纸上。

这两样不用记,小宋医生不说,他出去也会大量采购。

一瓶啤酒,已经让他尝到了甜头。

未来,想要活的更长久,必须烟酒不离手。

“饮食方面,不能吃高糖的食物,糖具有致癌催化作用。”

江学康手上紧忙活,写了一个【甜】字。

“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容易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对病情没好处。”

很快,纸上又多了一个【辣】字。

“还有江老师,不能吃油炸食物,营养少难消化,不利于恢复。”

又补充了一个【炸】字。

“平时多注意喝水,最好喝热水,高糖的碳酸的饮料,尽量就别喝了。”

江学康反应很快,又写上了【可乐】。

写完后,笔锋顿了顿。

下一刻。

将刚刚写完的统统划掉,重新写了三个字……肯德基!

“当当!”

“当当当……”

门口传来的敲门声,打断了二人的谈话。

“稍等会儿,马上喊下一个号。”

挂号排队的病人催促,是常有的事,小宋医生随口说道。

“当当当!”

敲门声依旧。

“病人家属,能进来不?”

门外的男人,嗓音豪放的说着。

这个声音,在江学康的记忆里尤为深刻。

郝真成!

江学康多年前当班主任时,带了三年的学生。

“小宋医生,要不让他进来吧,确实是我家属。”

“那请进,随手把门带一下。”

紧跟着。

一名皮肤略黑的男人,一手插着口袋人模人样的迈步进门。

大腹便便,满脸横肉,眼神倒是出奇的精亮。

穿着黑皮衣外套,头发油乎乎的背着,活脱脱的中年油腻男人形象。

说起来,郝真成只有三十五岁。

给人的第一感觉,起码老上十几岁。

江学康从入职以来,一直教高中语文。

任职期间,当过很多届的班主任,从高一起,到高三送走学生。

郝真成这一届,出过不少的高材生,甚至还有一名清北生。

当然,这些都和郝真成完全不沾边。

郝真成父母在老家遭遇了矿难,高一搬来平川投靠表亲。

高中三年,每学期都是倒数,属于班级里“坐在垃圾桶旁边”的孩子。

讽刺的是,带过学生无数的江学康,还能联络上的学生屈指可数。

其中,联络最密切,处成近乎亲人的学生,只有郝真成一个。

郝真成因为学习成绩差,进入社会较早,吃了不少苦。

一直在他们这座小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小买卖,无依无靠的野蛮成长到了今天。

最近,总算是有了些起色,盘下了一个门店正在装修,准备将他的水果摊升级为水果店。

一老一少的关系,处的好到了什么程度?

很简单便能解释。

师生二人同住一个小区,江学康的家里,专门有郝真成的拖鞋、牙刷……

每每收工聚餐喝点小酒,两人都能畅聊到深夜。

不是儿子,却胜过儿子。

绝对的忘年交!

“大夫好,瞧完病了吗?”

“老江你说说你,指个道都指不明白。”

“上二楼,左手边,打头第二间。”

“对门那屋和这屋,那不都是第二间吗?一天叭叭的,说不到正点上。”

“你跟人家谭阿姨撩闲啦?这家伙电话里给我嗷嗷一通骂,差不点没过来直接干我。”

“挺大岁数的人了,你还挑啥挑,要不你孤独终老呢。”

江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