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校园霸凌的恐怖(1 / 1)

每位员工来到办公室签工资条领工资,员工们拿到工资时脸上都带着喜悦。

尤其是几位前台和招待人员。

年轻小姑娘脸上的喜悦藏都藏不住,纷纷约着下班后去买新衣裳。

许清珞好笑看着这些年轻小姑娘们。

想当初她拿到第一笔稿费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着要怎么花。

“对了,这个月是中秋节。”

“中秋节歇业放假一天。”

“到时候我不在京都。”

“你们要提前和客人对接好时间,免得客人跑空了。”

“至于钱,我到时候会让人来拿。”

“好的!许医生。”

大家脸上都染上笑意,他们还以为中秋节要轮班呢。

结果直接放假一天!

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回家好好陪家人过节了。

“我们心理咨询所这个月会登报宣传呢。”

“到时候咨询的客人会比较多。”

“你们一定要耐心招待客人。”

大家本来还发愁心理咨询所上个月的收入问题呢。

这么好的工作,他们可不想老板倒闭了。

没想到他们心理咨询所竟然要登报宣传了!

这要是登报宣传,那客源肯定会源源不断,心理咨询所的名气也被打了出去。

“许医生,你放心,我们肯定会好好好工作。”

许清珞点头,这些都是心理咨询所的第一批员工,工作态度都是很好的。

只要员工们认真工作,福利待遇什么的,她也不会小气了去。

“行了,回去工作吧。”

许清珞把交代的都交代了,员工们拿着工资纷纷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果然不出许清珞所料,心理咨询所登报宣传后,前台的咨询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甚至有些人不远万里直接上门来咨询。

心理咨询所每天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在这年代的老百姓眼中,能够被全国日报宣传的事情和企业,那就是最好的!

有些人不远万里而来,为的是自家孩子能够得到许爷爷的治疗。

其中就包括国外的富商和部门的高层领导。

可许爷爷一年只接诊一位病人,大家都暗搓搓争抢了起来。

有一些人私下偷偷给许清珞送礼,还有一些人给许清珞偷偷摸摸塞钱的。

许清珞全都一一退了回去,并且把许爷爷治疗的条件说了出来。

其实想要得到许爷爷的治疗很简单,一是家世清白,二就是看病情的困难程度。

不是疑难杂症,许爷爷也不接。

大家达不到许爷爷的要求,只能退而其次选择两位坐诊教授。

可两位坐诊教授的号已经约满了。

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压根抽不出时间来再接收病人。

“我们许医生是许老的亲孙女。”

“能力很好,你们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两位坐诊教授为他们推荐许清珞。

许清珞年轻,病人家属远道而来求医,第一选择都不会选择她。

许清珞并不在乎自己能不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她在乎的是心理咨询师能不能赚钱!

不能赚钱,虚名有个屁用!

“她是许老的孙女?”

“是啊,许医生从小跟在许老身边学习。”

“可是许老的亲传弟子。”

“你们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两位坐诊老教授实在是看不过去许清珞每天悠哉悠哉的模样。

她明明有能力,可就是不宣传。

每次客人来,她就当其甩手掌柜,默默把客人推给他们。

他们这把老骨头,真的是比老黄牛还要累。

许清珞还真没有接病人的打算。

她半个月后要带孩子们出去旅游的,她现在接病人可不就耽误了吗?

国外富商和富商的妻子看向许清珞。

现在许老那边没办法了,或许许医生这边可以一试。

“许医生,我们可以谈谈吗?”

许清珞看着眼前的富商点头,毕竟客人都来了,她也不能把客人拒之门外。

“当然,这边请。”

许清珞把人带到办公室坐下细谈,国外富商夫妻两人是有备而来的。

他们不仅把自家孩子以往的病例都带了过来,孩子也带来了华夏国。

富商的妻子是华人,他们的孩子是混血。

可孩子在国外念书遭遇了校园霸凌。

国外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尤其是m国,对于华夏血脉十分看不起。

孩子父亲虽然是m国人,可孩子身上有一半华夏血脉,在学校依旧被人欺负。

这时候国外的校园霸凌是最严重的。

尤其是对于华人子女的霸凌,是赤裸裸摆在明面上的。

许清珞看着孩子以往的病历,忍不住皱起眉头。

“孩子是什么时候遭遇的校园霸凌?”

“两年前。”

“她们.......她们把我的蒂娜绑在操场的围栏上。”

“用胶水粘她的头发和衣服........剪了她的头发。”

“还.......还把她的头发泡在水里,灌给她喝。”

“孩子浑身都是伤。”

孩子母亲一说起这件事情便哭了起来,孩子父亲瞬间红了眼。

他们一想到当时孩子了无生息躺在被绑在操场上的场景,整颗心就痛的发颤。

“我们带蒂娜看过不少心理医生。”

孩子现在十分抗拒待在国外,所以夫妻两人带着孩子来到了华夏国,打算在华夏国安居。

孩子父亲为了孩子,把国外的产业都卖了,拿着巨资来华夏国海市进行投资。

“蒂娜她自杀过一次。”

“她才17岁啊!她就不想活了。”

“我们在报纸上看到许老在贵所任职的消息。”

“所以我们带着孩子从海市来到京都。”

许清珞看着孩子的病例陷入沉思,这孩子不仅是抑郁症那么简单了。

而是对这世界没有了任何希望,对生命产生了漠视。

就算是为了父母,她也无法坚持下去。

两年前经历校园暴力,那时孩子才15岁。

这年纪遭受这一切,会让她一辈子都无法忘怀。

“孩子也来了京都吗?”

“在的。”

富商夫妻两人在京都买了座院子,孩子一直在家里不肯出门,有阿姨在看着她。

“我需要见一下孩子。”

“但是我也提前跟你们说明白。”

“按照孩子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完全治疗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未必能够完全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