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战高通
三英战高通
这段时间,陈默只是下了一道命令,发了一条微博,剩下的就是关注国内态势的发展,一切都交给黄江吉来执行,现在看来效果不错,他很满意。
剩下的时间就在酒店闭关悟道,整理了一份管理心得,觉得以前的路稍微有些走偏了,不过好在一切都来得及。
虽然陈默没有完全想明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出发点没有错,剩下的一切就是落地执行问题,就像编程一样,先跑起来再解决,出现bug由表及里,追本溯源,解决根本问题,实践出真知!
但他接下来不得不停止总结和思考。
因为林斌那边传来喜讯,高通的文档合同终于全部搞定了!
几个小时后,陈默跟雷林一样,正愁眉苦脸地看着高通的合同,因为上面的条件无比苛刻。
他们通篇看完,收费方式不仅收取前置专利费,还有后置专利费。
什么意思呢?想用高通的芯片,新交一笔钱用于芯片采购,等手机发售后,每销售一台手机,高通都会收取后置的专利费,大约占每部手机批发价的5%。
从头吃到尾,吃相很是难看。
还有一大堆附加条款,乍一看还以为大清未亡。
随后三人讨论了一天,统一了谈判策略和对外口径。
陈默本以为跟高通的谈判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没想到是一边倒的歼灭战,不到一个小时就进入打扫战场的阶段。
当时不论雷军林斌说什么,对方负责出面沟通的是负责授权的一个副总裁,表面看上去说话很客气,但翻来覆去潜台词就一个意思。
高通对所有手机厂商,一视同仁,条款就这样,能接受随时可以签字。不能接受你们想要修改,也可以。
不过按照高通的目前现有申请审批复核一套流程,快的话一个月,慢的话三个月才能审批完成,至于通不通过,他目前无法给出保证。
形势比人强,话聊到这份上,在双方强弱差距过大的情况下,任何谈判的空间和余地都将不复存在。
所以雷军留下一句,我们考虑考虑,就离开了高通总部。
回到酒店房间,雷军把合同往桌上一摔,pia地一声脆响,足见其内心的愤怒,
“法克,高通简直不是个东西,这个价格要是接受,我雷字倒过来写!”
“高通什么时候是过东西,老外都一个逼样!”陈默跟着吐槽。
随后房间内的气氛陷入沉寂。
毕竟每片50美元的芯片价格太过离谱,而据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国内其他手机大厂在高通这边拿的价格是20~30美元之间,也就是说这是赤裸裸的店大欺客。
“没办法,谁让咱小米没有历史战绩,其他友商之前销售数据在那摆着,有议价的资本在,咱们从零开始,也是正常。”林斌解释了一句。
当天晚上,陈默拿来了一份最新的MIOS的装机量和趋势图,一咬牙,
“明天我来说,斌哥帮忙翻译,拿这份数据再找高通聊一下!我不相信他们放着这么庞大的潜在用户不做,我不信老外对钱也不看重?咱再试一次!”
武的推荐,把一名表现不错的测试,调进微信项目组,微信正式进入测试阶段,最终把微信上线日期定为9月28日。
弄完这些,他跟林斌打了个招呼,按照计划直接打飞的奔赴湾湾,跟雷军汇合,继续推进供应商的攻关。
在陈雷两人顺利会师后,雷军先是把刘德赶回总部,让他打磨小米手机的设计,随后带着周光平团队和陈默窝在酒店制定策略,谋而后动。
经过一天的讨论和总结,在陈默的从旁协助下,“小米就要硬”的战略出炉,嗯方案是大家想的,名字是陈默起的。
整个战略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小米两百多万的忠实用户群都能转化为潜在购买力。第二、小米跟芯片巨头高通达成战略合作。第三、现金全款,提前预支付.
三管齐下当做敲门砖。
人员配置方面,硬件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分析。
这回阵型互换,由雷军负责火力输出,周光平负责技术支撑和后勤协调,陈默则是僚机进行掩护和支援,形成“小米就要硬”的三叉戟。
接下来的时间,按照之前拒绝过周光平的供应商名单,一家一家定点死磕!
从这时起,陈默见识到了雷军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