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我不高兴啊(1 / 1)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1121 字 2天前

我不高兴啊

“我气不过,就去找白云寺的臭秃驴理论,他们说是那什么狗屁高僧文殊臭秃驴让人立的。什么狗屁高僧嘛,竟然说姑爷喊打喊杀,已经入了什么阿鼻恶魔道......”

包子小丫鬟说起来的时候,气的小脸通红,娇躯都颤抖起来了,很是气不过。

其实白云寺的牌子,是僧人在昨天晚上才立起来的。

昨天的时候,高僧文殊大师在白云寺做普佛法会,来的信徒很多,法会开的很顺利,不过等法会结束了,文殊大师与白云寺的主持、执事边吃果茶边论佛的时候,有位白云寺的执事说,临近的一个道观近日香火忽然鼎盛了起来,有不少摇摆于佛道两教的人甚至一些佛教信徒也去了道观,参加了他们的庆祝慈航真人成道的弘道斋醮。

说到这,就有一位僧人说都是朱平安的那篇《佛前一跪三千年》惹的祸,引起了不少僧人的共鸣。

这篇文章这两日忽地在京城传开了,尤其是在宗教圈以及文学圈里流传甚广。

但是高僧文殊大师不知道啊,他前几日为了准备本次普佛法会,一直在闭关参演佛法了。这还是他标题可是佛前一跪三千年呢,在佛前一跪就是三千年,这是多有佛心佛性的孩子啊,你们怎么还说人家的文章是道观香火鼎盛的惹祸源头呢?

白云寺的僧人听了文殊大师的话,一个个脸色跟吞了苍蝇在喉咙似的,憋得难受。

最后还是白云寺的主持方丈大师双手合十,苦笑着摇了摇头,“阿弥陀佛,文殊大师有所不知,这篇《佛前一跪三千年》,其表里可是截然不同,老僧坐禅五十余年了,可是看了这篇文章,菩提明镜亦不免惹上了尘埃。”

“哦?”

高僧文殊大师闻言,不由更是疑惑,这篇《佛前一跪三千年》竟然让主持方丈大师的禅心都松动了。

“唉……大师一观便知。”白云寺的主持方丈苦笑着,从身下的蒲团下取出了一张发皱的宣纸递给了文殊大师。

“那贫僧便看看这《佛前一跪三千年》究竟是何方神圣。”文殊大师伸手接过白云寺主持递来的宣纸,端正了身体说了一句,对朱平安的文章很是感兴趣。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佛心生怜。莫是尘埃遮佛眼,原是未献香火钱。佛若不贪,为何要世人供奉?佛不爱慕虚荣,为何要世人跪拜……”

文殊大师一边看,一边出声诵读,文殊大师宣读佛法早就练出来了,声音带着一股子磁性和感染力。

读在短短数日,已经显露了对佛教的不良影响,短短数日,对面的道观香火就鼎盛了三成之多,多了不少信徒。

虽然,现在对白云寺的影响还不明显,但是方丈目光看的长远,现在这篇文章只是传播了数日,局限于京城而已,若是这篇文章传播广了久了,那对整个佛教的影响可就大了。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恐怕结果会更糟,信徒流失,甚至可能都会影响到佛运。

这种热血扇动式的文章,最是能误导没有多少分辨能力的芸芸大众了。

至于这么做有什么后果?

听说朱平安是一个读书人,又是个六品小官,肯定有诸多顾忌,不会像市井泼皮那样动手动脚。

最多发个檄文,或者气势汹汹的来争辩吧。

不过若是能引起朱平安前来辩论佛道,那是最好不过了。

若论辩论,佛教还没有怕过谁呢。佛教重视崇尚争辩,很多佛教的奥义就是通过互相辩论才领会的。绵延千年的佛道之争,在前朝不是以道教彻底落败而告终的吗。道教厌元朝宪宗八年和至元十八年的两次辩论中败北,使得朝廷两次下令焚毁道经,从此道教日趋式微,佛教大兴。

若是朱平安来争辩的话,正好可以泯灭朱平安文章的影响,为佛教的兴盛再添一把火。

善哉,善哉。

于是,白云寺的大门前就多了一块“朱平安与狗不得入!”的牌子。

白云寺方丈等人想的很周密,但是他忽略了,朱平安是男人是读书人,但是有人不是啊。

李姝听完包子小丫鬟的叙述,黛眉上扬,漆黑如墨的眸子澄若秋水,纤纤玉手捂着樱桃小嘴咯咯娇笑起来,但是声音里却没有一丝暖意,反是寒意逼人,如风雪中盛开的一朵红梅,“咯咯......好一个得道高僧,好一个白云寺......画儿,你去吩咐王小二,让他多带些人手,砸了那劳什子白云寺的大门,再把这诗,涂在大雄宝殿上.......”

说着,李姝取了笔墨,在宣纸上写了一首诗:龛龙去东涯,时日隐西斜。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小姐,真要砸门吗,咱们找什么理由啊,不会给姑爷惹麻烦吧?”包子小丫鬟问道。

“我不高兴啊,这理由还不充分吗?”李姝樱桃小嘴上扬了一个美丽的弧度。

“那会不会给姑爷惹麻烦啊?”包子小丫鬟又问。

“惹麻烦?咯咯,说不定,我这一砸,你家姑爷还要升官呢......”李姝漆黑如墨的眸子里闪烁着熠熠光泽……

包子小丫鬟一脸茫然,这不是惹祸嘛,怎么还会升官呢,小姐不会是气糊涂了吧。

“那这经文咋办啊,砸了人家寺庙大门,还怎么祈福呢?”包子小丫鬟又想到一事。

“不抄佛经了,改抄道德经,送到道观去祈福......”李姝嫣然一笑,且妖且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