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成功劝说徐母(1 / 1)

成功劝说徐母

曹风条理清晰地为徐母分析局势:“大娘,您静心仔细想一想。”

“徐兄被那曹操以伪造的家书诱骗至此,不得不离开了他所追随的明主刘备。此举,世人会如何评判?”

曹风稍作停顿,目光如炬:“这叫做‘不忠’!”

紧接着,曹风话锋一转:“然而,世人看待此事,却不会仅仅止步于‘不忠’。”

“他们会说,徐元直虽然背负了不忠之名,但究其根源,乃是救母心切,是至情至性的孝子所为!”

“这份因孝而生的‘不忠’,情有可原,天下人听闻,心中多半会涌起同情与理解。”

徐母也跟着点了点头,觉得曹风说的很有道理。

曹风的语气陡然变得沉重:“但是,大娘,您若因这件事愤然自尽!这噩耗一旦传扬出去,沸沸扬扬于天下,世人又将如何议论徐元直呢?他们又会如何评论这场悲剧?”

曹风描绘着可怕的景象:“他们会说!”

“徐庶投奔曹操,不仅背弃了旧主刘备,是为不忠!更因其投曹之举,竟至生生逼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为不孝!”

“等到那时,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将永远地扣在徐兄的头上!”

“他将被天下万民唾弃辱骂,被士林清流鄙夷不齿!”

“他从此便再无容身之地!”

“这难道就是您忍心看到的结果吗?这难道就是您以死想要换来的局面吗?!”

“不忠……不孝……”这四个字狠狠刺入了徐母的心脏。

她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变得惨白,背后的冷汗瞬间浸透了单薄的粗布衣衫!

她此前只想着以这刚烈的一死,断绝曹操用来要挟儿子的筹码,却从未真正站在儿子的立场……

从未深思过这决绝之举会带给儿子何等可怕的后果!

自己若真的吊死在这白绫之上,哪里是在帮儿子解脱?

分明是将儿子徐庶亲手推向了身败名裂、万劫不复的绝境深渊!

徐母颤抖着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目光清澈明亮的少年郎,她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感激与后怕。

“小伙子!是你……是你救了老身这条贱命,更是你救了我儿徐庶的一生清誉啊!”

“若非你及时出现,点醒我这糊涂的老婆子,我险些……”

“唉!险些就铸成无法挽回的大错!我险些就亲手害了我儿的一生前程,毁了他的万世之名啊!”

她的话语带着哽咽,充满了自责和庆幸。

那断成两截、躺在冰冷桌面上的白绫,在徐母眼中,此时已不再是解脱的绳索,而是一条差点活活勒死她亲生儿子的恐怖绞索!

同时,眼前这个方才还被她在心中暗暗斥为“倒霉孩子”的少年,转瞬之间,已然成了她和儿子命运中至关重要的救命恩人。

徐母实在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是好,既担心自己留下成为儿子的负累,更忧虑儿子被迫为曹操效力,助曹为虐。

她见曹风思维敏捷,句句切中要害,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信赖。

于是她开口询问道:“小伙子,我看你见识不凡。依你之见,老身母子该如何是好?”

“我实在……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看着我儿为那曹贼效力,行不义之事啊!”

曹风此行,正是为此而来,心中早已为徐庶母子谋划好了周全之策。

不过,出于坦诚与尊重,他决定先行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免后续再生误会。

他整了整衣襟,神情变得郑重,对着徐母深深一揖。

“大娘,事到如今,风不敢再有隐瞒。晚辈名叫曹风,曹操诸子之中排行第三。但是,我与那曹操也有仇。”

“什么?!”徐母惊得脱口而出,老眼睁得滚圆。

“你……你就是那个……那个传闻中在许都横行霸道、十恶不赦的纨绔子弟曹风?”

徐母难以置信地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举止有度、谈吐不凡的少年。

曹风闻言,脸上掠过一丝尴尬,不由得抬手挠了挠头“看来晚辈这‘恶名’,已是远扬四海,深入人心了。”

不过他眼中随即闪过一丝精光,并无懊恼,反而带着一丝坦然。

对曹风来说,这并非坏事。想要瞒过曹操遍布天下的眼线耳目,他必须要演得像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纨绔,而且,演得越像越好,越真越安全。

徐母脸上的震惊并未持续太久。

她再次仔细打量了曹风一番,眼神中的惊疑逐渐被另一种审视取代。

她带着困惑道:“可……可你和那传闻中的曹风也相差太远了!”

“你这孩子,无论从相貌气质,还是方才与老身的那一番交谈来看,沉稳有度,思虑周全。哪里有一丝一毫像是个十恶不赦的纨绔子弟?”

她摇着头,叹息道:“看来这市井的传言,果真最信不得。曹公子,你快快说说看,究竟有何良策,能助我儿摆脱那曹操的束缚?”

曹风沉声道:“大娘,您可迁往凉州定居。那里……”

他语气中透出一股自信,“是晚辈经营多年的根基之地。只要您安然居于凉州,曹操对徐兄的胁迫自然也就失效了。”

徐母闻言,眉头却并未舒展,反而忧心忡忡道:“老朽这把年纪,倒是不惧凉州的苦寒风霜。只是……”

“只是这许都内外,处处都是曹操布下的眼线暗探。老身一个深居简出的老妇人,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脱身远去?”

曹风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大娘尽管放心,此事晚辈自有安排。”

“曹操虽有校事府这无孔不入的爪牙,但晚辈手中,也有一支更厉害的力量,名为‘魑魅魍魉’。”

“更何况,曹操那校事府的头子,此刻正‘安卧’在我凉州地界,动弹不得。”

“没了他,校事府不过是一盘散沙,不足为虑。”

徐母缓缓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曹风的提议。

连她自己都有些惊讶,为何会对眼前这个初次见面的年轻人产生如此强烈的信服感。

这或许,就是儿子徐庶时常在她耳边提起的所谓的魅力吧?

就像儿子当年一提起那位仁德之主刘备时,眼中闪烁的那种由衷敬服的光芒。